财经365讯,城市“抢人大赛”目前丝毫没有停赛的意思,相反还在向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蔓延。浙江温州日前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40条意见》,创新人才引进最高有2000万元奖励,吸引了不少眼球。陕西安康市市长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人才大战要竞争有序,不仅大城市要发展,中小城市也要活下去。此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一些忧患意识强烈的中小城市受到抢人大赛的压力,正在想办法应对。但客观地讲,中小城市参与抢人很大程度上是迫于无奈,其自身魅力以及出台的政策吸引力都存在不足。激烈的人才争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这固然是一个进步,但人才配置格局也是经济布局的一种折射,这次人才争夺战已反映出了经济地区布局的隐患,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各城市抢人才无外乎出于三大考虑:一是为房地产市场寻找新的有生力量;二是为产业升级配置后备资源;三是阻止本地人口结构恶化的速度。第一个考虑是短期的,后两个考虑是长期的,不论各地是短期考虑多些还是长期考虑多些,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轮竞赛的结果很可能会决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布局。中国城市化已基本完成,农村劳动力蓄水池已水干见底,数据显示,2015年起流动人口数量就开始减少,2017年全年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客流总量首次出现下降,2018年春运客流量也出现下降。这意味着未来争夺将主要围绕存量展开,人口净流入城市与净流出城市之间关系基本上就是繁荣与萧条的关系。
如果抢人促进形成一种人口根据性价比(教育医疗等福利/税收、收入/房价物价)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的局面,无疑将是巨大的社会进步。如果抢人最终结果反而加大了城市间发展差距,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将可能成为未来几十年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当人向更高一级城市攀登时,性价比提升不大甚至下降,城市发展才能更加均衡,大城市病与中小城市失去活力并存的局面才可能扭转。
压力重重的中小城市自身,如要留住和吸引人才、人力需要对症下药,而不是徒劳无益地去与一二线城市拼政策。中小城市最大优势是生活成本低、工作节奏慢,劣势则包括高端工作机会少、人文和法治环境差。“放不下灵魂”是人们回避三四线城市的主要原因,中小城市如果在改善人文环境上有进步,就有机会吸引很多不堪重负的一二线城市人才回流,如果任由恶劣的软环境不变,反而学起别人拉抬房价的各种手法,只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