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种文字形式表达的“央行天量放水单日2.5万亿”刷屏,广为流传,连房产中介都纷纷转载并加上评论:“央行都撒钱了,你还不买?”实际上这属于央行正常操作,需要看MLF到期量。
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反映了部分群众对上一轮货币扩张的印象太深刻,股市-债市-楼市等大类资产价格轮番上涨,看到“万亿”、“放水”等关键字就立刻触及神经。在2015年到2016年的利率走廊政策下,一方面负债成本极低,资金成本3%以下且长期稳定,一方面所谓“资产荒”,填平一切估值洼地,在利差越来越薄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杠杆悄然上升,仿佛资本利得是可以永远玩下去的游戏。而货币基金在这一轮股债楼轮番上涨的大戏中,始终朴实无华,2015年货币平均收益不到4%,2016年不到3%,收益率反而随着资金的泛滥而下降,但是得益于流动性管理需求上升,货币基金总规模从2014年底2.1万亿元,增加到2017年一季度约4.2万亿元,规模峰值出现在去年三季度末。
去年三季度是个转折点,8月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悄然释放转向信号,其实7月-8月已经暗潮汹涌,外汇占款的减少和不完全对冲使得基础货币减少,一个月总有几天资金不那么宽裕,只是投资人还沉浸在掰手腕的迷思中。这种方向上的变化在11月才真正得到市场确认,资金利率骤然紧张,债券收益率快速攀升,此时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防范金融风险”才真正进入视野。很多人对去年底的“债灾”记忆犹新,流动性缺失,回购利率高到两位数,信用债有价无市,恐慌到但求有买盘不问价格的程度。货币基金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首当其冲遭到赎回,加上成本计价的特征,一度饱受估值问题苦恼。但殊不知,胜在久期,这也是最容易转身的品种,今年以来,货币基金收益平均高出去年100个基点,在同期债券指数下跌时,显得较为抢眼,而2017年一季报显示多数基金组合结构也非常健康。
进入6月,临近二季度MPA考核和LCR考核,银行与非银、大机构与小机构之间的资金分层非常明显,历史经验看每逢季末资金会收紧,但在央行MLF有净投放的情况下,刚到6月初同业存单发行价格就节节攀升,7天回购利率居高不下。经过2014-2015年的加杠杆膨胀过程,银行格外依赖同业负债和央行投放,存单利率上行背后隐含的是巨大的流动性压力。而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准则,紧平衡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可见资金面不会太难看但成本利率依然会在高位。从银行角度,资产久期长,整个去杠杆金融机构缩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气呵成,解杠杆需要时间、需要资产的到期和转移重新分配,在高成本、负债管理的压力下,随着资产到期和去杠杆行为,或许三、四季度流动性会有所好转。现在短端资产收益率已经到5%,较有配置价值,预计三季度货币基金收益中枢大概率高于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