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一日打破连续净投放格局后,21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出现了两周来的首次净回笼。21日,央行开展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回笼4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近两日OMO缩量、期限缩短,间接表明半年末流动性波动风险可控,但央行调减流动性投放,亦带有宣示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的意味,令市场乐观预期有所收敛;季末前,MPA考核影响仍不容忽视,流动性结构性收紧的现象依然存在。
重在维稳而非放水
21日早,央行开展了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均为7天期,操作利率持稳于2.45%。当天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此举实现净回笼400亿元,为本月8日以来的首次净回笼。
20日以来,央行流动性投放力度下降。20日,央行仅开展100亿元逆回购,等额对冲到期量,终结了此前连续五日的净投放。在投放缩量的同时,逆回购重归单品种交易模式,20日和21日的逆回购操作均为7天期,使得资金投放期限也明显缩短。
在21日操作公告中,央行表示,当次逆回购操作考虑了财政支出、金融机构收取法定准备金利息对冲逆回购到期等因素。
业内人士指出,月底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可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此外,央行首度提及法定准备金结息对流动性的影响,这在以往很少为市场关注,金融机构此次收到的应为第二季度法定准备金利息,据当季末存款基数估算,本次派息规模有数百亿。综合考虑,虽然OMO转为净回笼,但流动性总量应未出现太大变化,对资金面影响有限。
进入6月以来,央行已通过逆回购和MLF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净投放。截至6月21日,6月份央行通过公开逆回购操作累计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通过MLF操作实现净投放667亿元。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央行于本月中上旬实施大额净投放,满足机构对短期及跨季流动性的需求,较好稳定了市场预期。到目前为止,市场资金面总体稳定,市场对半年末流动性收紧的担忧下降。央行OMO操作的期限结构和量价水平,应是综合考虑了流动性供求状况、交易商申报需求等做出的结果,近两日OMO缩量、期限缩短,间接表明半年末流动性波动风险已下降,当前金融机构对央行流动性支持的依赖在减轻。
这位人士也表示,央行缩减流动性投放,可能带有宣示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的意味。近期央行流动性投放增加重在维稳而非放水,央行通过净回笼或许是告诫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不要期望太高。
给乐观预期降降温
昨日OMO净回笼对货币市场未造成太大冲击,资金面先紧后松、大体无恙,但随着季末临近,MPA考核压力下,非银机构融资难度加大。
交易员表示,昨日早盘回购市场上隔夜资金偏紧,14天和21天跨季品种价格高企,但供大于求,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隔夜、7天品种上,到午盘紧势有所缓和,午后回归均衡,大部分需求得到满足,尾盘走向宽松,已有机构减点出隔夜资金。
昨日银银间隔夜回购利率涨跌互现,隔夜品种微涨1BP至2.89%,7天回购利率则回落11BP至2.95%,可跨季的14天品种涨15BP.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月以来,上交所回购利率稳步走高。21日,上交所隔夜回购利率GC001收报4.775%,再涨33BP;7天品种GC007同样收在4.775%,涨29BP,跨季的GC014涨至4.975%。
前述交易员就称,虽然近几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尚可,存款类机构轧平头寸难度不大,但对券商等非银机构来说,各期限融资成本均在上升。从以往情况看,季末银行受制于MPA考核,纷纷压缩对非银机构融资,导致本就处在资金链条下游的非银机构融资更显不易,非银溢价融资则对市场利率形成边际助涨,易加剧季末市场利率上行。非银机构转道交易所市场融资,则导致交易所回购利率往往会出现更大波动。
市场人士指出,季末前央行已缩减流动性投放,显示货币政策中性取向不变,市场对流动性不宜过度乐观,加上非银融资压力渐增,季末前货币市场利率仍难现明显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