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界的头牌赴港上市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5月17日,海底捞国际控股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在过去的六年中,海底捞上市的传闻频频出现,创始人张勇在面对何时上市的问题上一直含糊不清地表态,甚至在一个月之前还否认上市计划。
其实,早在2012年就有消息传出,海底捞进入上市辅导期,但此后声音渐微,所有实质性操作却没有停下脚步,海底捞为何却在这时宣布上市呢?
零售前沿社认为:其一,海底捞正计划大规模扩张开设新店,需要巨额资本支撑;其二,海底捞在努力保持稳定的增速,无奈竞争激烈,盈利下降也是事实。
在餐饮火锅这个行业大背景下,竞争也愈发激烈,早在2014年,呷哺呷哺就已拥抱资本市场,另一边巴奴、大龙燚等新火锅品牌正在崛起,这些因素都是海底捞并非靠自己的“服务”就能单打独斗解决的潜在风险。
因此,选择上市是海底捞“自我救赎”的一个拐点,正如张勇所言,上市让海底捞有了一层保护,让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能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困难,同时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
海底捞算法
毫无疑问,海底捞公布的股权书,数字十分亮眼,它有着足够的吸睛能力和感染力。
据招股书显示,海底捞2017年总营收为106.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8.08亿元增长了36%;净利润11.9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78亿元增长了22%。
海底捞已经成为中国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而这组数据对应中国“快餐”火锅呷哺呷哺的数据,无论从营收规模还是净利润都是其三倍之多。
尽管三年来,海底捞的营收和净利润表现亮眼,2015年,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在 91.8 元,2017 年人均消费为 97.7 元。在消费升级物价飞速上涨,房租、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时代,海底捞的人均竟然比三年前多出5块9,仅增长6%。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海底捞靠的是速度扩张门店,据招股书显示,2015年,海底捞还只拥有112家门店;截至2017年末,门店数量达到了273家。
快速的开店数量,但也让海底捞尽快看到回报。据悉,海底捞每间新餐厅的开业需要800-1000万元投资,由于大规模开店,2017年,其资本开支达到了15.18亿元。海底捞表示,根据以往记录,其新开餐厅一般在1-3个月内达到月度盈亏平衡,在2015年、2016年,新开餐厅现金投资回收期一般为 6-13个月。
高回报的背后则是比“快餐”火锅呷哺呷哺还要高的翻台率。2015年到2017年,海底捞火锅店的平均翻台率也从每天4次,上升到每天4.5次、每天5次。同店销售额年均增长达到14%。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外卖是海底捞近三年重点发展的业务,2017年业务收入已超过2亿元。海底捞表示,自己是第一家推出外卖业务的火锅餐厅,在中国超过40个城市推出了外卖业务,而且所有外卖均由海底捞自己的员工完成配送。
靠火锅起家的海底捞俨然已成了一家多元化餐饮公司,股权结构也变得错综复杂,在管理、资本、市场等多方的刺激下,海底捞变得庞大,也变得更疯狂。
疯狂海底捞
成立于1994年的海底捞,因为贴心到“变态”的服务,曾被称为“业界神话”。据张勇当年叙述,在开办海底捞的初期,一位干部下乡到店里吃火锅,但张勇发现他的鞋很脏,于是,安排了一个伙计给他擦鞋。从此,海底捞便有了给客人免费擦鞋的服务。
或许,这就是海底捞一系列“变态”服务的开始。如今,海底捞总员工数为5万人,在员工管理和培训上,公司也下了大本,去年收入近三成用在员工成本上,达到31亿元,排除董事薪酬等其他因素,员工平均薪酬约6万元,在同行中领先。而员工幸福指数对企业的影响深远的程度,是决定一家企业走多远的重要因素。
在《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书中和张勇多次采访中,都被提及海底捞对员工的尊敬就是信任。
信任的标志就是授权。据报道,张勇在公司签字权是100万以上;100万以下是由副总、财务总监和大区经理负责;大宗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和小区经理有30万元签字权;店长有3万元签字权,这种放心大胆的授权在民营企业实属少见。
张勇对一线员工的信任更让同行匪夷所思。一线普通员工有给客人先斩后奏的打折和免单权。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这等于海底捞的服务员都是经理—这种权力在其它所有餐馆都是经理才有的。
对员工的信任,成为让海底捞近些年来经营状况良好的重要因素,其背后的资本也是络绎不绝,但上市的资本之路却异常坎坷。
在海底捞创立17年时,也才仅有60家门店,但每家门店的面积均在2000平方米左右,这就导致大店装修费就要上千万,小的也要几百万。然而,海底捞不仅没要银行贷款,连找上门风投的钱都没要。
张勇曾坦白的讲,“如果用了投资银行的钱,就要按人家的计划开店。可是我觉得生意跟人一样,该干活就要干活,该吃饭就要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不是每年你想开几个店就能开几个店。”
然而,在2012年海底捞却公开称要上市,当时,海底捞的大本营四川简阳市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一份海底捞上市辅导计划。但此后再无下文,这份文件也在之后不见了踪影。
三年后,2015年海底捞再被传出上市计划,甚至有消息称,海底捞已与投行会谈,最快2016年启动IPO。不过海底捞公关部门发文称暂无上市计划,不知那一次是“夭折”还是“炒作”。
而就在这一年,张勇对外称还没有将海底捞打包上市的计划。时任海底捞财务总监苟轶群也表示过,不管从财务的健康状况,还是从“专心做事”的角度上来说,海底捞都还没有上市的必要性。他还认为海底捞一旦上市,会被禁锢在上市公司的一些规范体系内,所以“目前(2015年)上市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自此之后,尽管海底捞依旧时不时会传出上市传闻,但接踵而来的是张勇一次次辟谣,如今,吃货们真将海底捞送进了IPO,透过这场上市之路,招股书漂亮的数据背后,似乎又隐藏了诸多苦涩。
透过招股书看到,海底捞由于快速扩张,其净流动负债增长明显。从2015年至今,海底捞有明显的净流动负债。截至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3月31日,其净流动负债分别为6040万元、3.856亿元、1.1564亿元、1.4415亿元人民币。
海底捞认为,为扩充其餐厅网络,其资本开支预计会继续增长,因而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金流量以抵御财务风险。但2017年中“疯狂”的开店现状将持续到2018年,据悉,海底捞计划2018年开设180家至220家新店,目前海底捞共有餐厅320家。
同时,海底捞的翻台率和单店接待率已经接近饱和,却坚持直营的商业模式,极大限制了门店的扩张速度。
所以,巨额流动负债,让海底捞所面临的资金压力着实不小,所以到资本市场融资可能是海底捞上市的主要原因。对于本次IPO募集资金用途,海底捞募资额的60%部分拟用于扩充计划,20%拟用于研发和实施新技术,15%拟用于还贷,5%作为一般营运资金使用。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张勇对于上市的言论,“上市让海底捞有了一层保护,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能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困难,上市还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也能让海底捞更为“知名”和“成功”。“似乎暗藏的寓意更加深刻。
海底捞的挑战
张勇在资本运作方面十分“精明”,这一切也为海底捞的营收数据增添了不少惊喜。
张勇先后通过底料分拆上市等资本运作构建了集颐海国际、蜀海供应链等为一体的餐饮集团。随着海底捞递交招股书,其相关合作的A股上市公司也被相继挖出。
据资料显示,张勇是云锋股权投资中心、海悦投资、海景林羲域投资中心的间接出资人之一,这些公司的关联方有腾讯商业、巨人网络、科大讯飞、韩都衣舍等公司,海底捞还作为股东出现在和邦股份的招股书上。
根据同在港股市场的呷哺呷哺火锅连锁店30倍市盈率估算,海底捞市值可达358亿元。作为海底捞创始人及控股股东,张勇、舒萍夫妇持有62.7%股份,据2017年胡润百富榜榜单,张勇、舒萍夫妇以5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825位。随着海底捞的上市,二人财富必将倍增。
眼下,海底捞这张资本帝国的网越织越大,然而想要更平坦的上市,并非是靠背后的盟友支撑。
在2015年,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过,海底捞是按照30%左右的扩张速度发展,基本上保持稳定。
而今透过招股书似乎并非如张勇所说,随着开店数量的增加,盈利也保持相对稳定的说法。2017年海底捞的总营收破百亿,但利润率没有得到增长,反而下滑了1.3个百分点。
火锅市场已是红海,贵为中国火锅行业头牌,海底捞被学习和模仿从未停止过,与其他火锅品牌的差距也正在缩小,不仅如此,在大消费的刺激之下,新零售逐渐被市场接受认可,基于线上线下的整合,新派餐饮品牌和模式也成为热点。
新竞争与老对手并存,摆在海底捞面前的道路并不通畅。寺库创始人李日学将上市看做是企业的中考,不知道张勇将上市比拟成为什么,不管是什么,对于海底捞都是另一次开始。
张勇曾说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的管控能力,但是海底捞的服务力最深入人心,它有着极强的故事性和传播力,不管哪种都被打上了海底捞的标签。尽管选择上市之路,如何更大的实现品牌价值,海底捞势必在未来应该从变与不变之间进行取舍。而这意义对于张勇而言,似乎比拥抱资本,面临的挑战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