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整理各种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业整体的发展受制于两大因素。
第一个因素,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金融业的营收和利润都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的,如果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超常发展的话,就是我们常说的“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等,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就是金融危机。所以当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较好时,银行业的发展情况也不错,当实体经济发展情况不好时,银行业的发展情况也不会太好。
第二个,监管尺度的变化。讲解这块的分析报告也比较少。其实监管尺度对银行业的盈利情况乃至于整个银行业态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远的可以看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史,整个历史都是和监管做斗争的历史。始终是走经济发展——银行呼吁放松监管——金融恐慌/危机发生——监管大幅收紧的循环周期。对比监管尺度和银行盈利周期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当监管尺度较紧时,整个银行业的发展(盈利)都是比较有限的。而当监管尺度放松时,即使实体经济情况不甚良好,银行业也往往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盈利)的时期。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很简单:监管尺度实际上是控制了整个银行业的杠杆率。当监管尺度较紧时,整个银行业的杠杆率都很低,发展速度往往同步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而当监管尺度放松时,意味着银行业可以提高整体的杠杆率,发展(盈利)情况自然会大幅度的提升。杠杆率对银行业盈利的影响可以参考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A(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指标的异同来理解。
贷款损失的转化分析思路
近两年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关于银行业的分析报告会提及两个:指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并量化分析这两个指标对银行发展的影响。但是这两个指标的分析,普通投资人又往往难以理解。其实这两个贷款反应的都是银行贷款中的损失情况,就好像一般公司销售产品后货款无法收回的情况类似。在对具体银行分析时,这些贷款损失指标既可以转化对贷款利息的降低,统一归化到利息差分析框架内。也可以将贷款损失指标转化为营运成本,视为经营情况中的日常成本。具体选择哪种转化方式就看个人对行业的理解或者分析的角度问题了。
非息差收入的简要介绍
在银行收入中除了息差收入外,其他业务统称为非息差收入。非息差收入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结算服务类收入(如各种手续费类收入),一种是咨询服务内收入。从目前银行业的情况来看,这类非息差收入目前来看在整体银行业的收入及盈利影响比例比不高。结算服务类收入很好理解,基本根据各个银行的结算服务量来的。在国家降低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成本的监管导向下,这块收入带来的利润是逐步降低的。对银行的整体盈利情况的影响是走低的。
咨询服务内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益以及其他业务收入等。对于这类业务我们都可以视为较少动用资本资金或不动用资本金的收益差收入。因为这类收入多数来源于资金提供方和资金使用方的收益差,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转化到银行业的息差收入分析框架内。对于不能转化的纯服务类收费可以归类于结算服务类收入。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银行的绝大部分营收和利润来源归化入息差分析框架内,这就大大降低了我们分析跟踪银行业的整体难度。
银行业分析总结
综上所述,银行竞争力差异的根源就在于不同银行维持不同利息差能力的差别。只是有的立足点在降成本(负债端利息成本)上,有的立足点在提息差(资产端利息差)上。然后我们还要考虑行业整体所承受的经济周期和监管的影响。这样一个简单概括性的银行(银行业)的分析框架就出来了。我们也可以明白分析跟踪银行主要要看那些数据了。更多股票资讯请关注财经365官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