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参事盛松成日前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称,中国外储余额足以满足预防性需求。他指出,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我国对外汇储备的依赖性和维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必要性都会下降。
盛松成认为,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应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超过需要的外汇储备还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因此维持过高的外汇储备规模不利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应考虑将外汇储备用于支持我国的对外投资,并重新审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
盛松成在文中称:“当前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从内部看,经济增速换挡、内需逐步释放。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为数众多的人口,地域差异较大,释放内需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而从外部看,我国正从贸易大国向对外投资大国转变。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对外投资的进程有所加快,国内居民亦有着对国外资产配置的切实需求。随着经济和汇率企稳,我国又将迎来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新的历史机遇。
盛松成还表示,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为我国对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外投资也有利于更高效地配置国民财富。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我国对外汇储备的依赖性和维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必要性都会下降。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应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统计显示, 截至2015年底,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瑞士和韩国。作为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约占全球的30%,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8倍和5.4倍,是印度、巴西的近十倍。而作为目前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则刚刚超过1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