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蓝筹股走势强者恒强并渐次加速,当前其强势已全面传导至指数,我们预计,大盘将进入白马蓝筹与指数共振向上的时期。
站在国际视野看,A股的优势产业就是传统消费服务,像白酒、白电、医药、食品、汽车等,这是由人口结构以及正在开始的消费升级所决定的。消费服务领域的龙头或寡头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步入大牛市轨道,股价不断创历史新高。特别有意义的是,这种强势效应正在不断复制和扩张。很多人担心这些传统消费服务蓝筹股被高估,确实,有部分龙头品种的PE水平开始向上偏离历史常态,但从成长角度看,大多数蓝筹股的PEG还处于1倍左右,较中小市值成长股更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这批龙头企业的产业地位日益强大、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入、盈利模式非常清晰及有充沛的现金流,这样的企业,无疑会在消费升级浪潮中持续胜出。
与海外市场相比,A股的估值结构一直存在“小盘股估值溢价,大盘股估值折价”的现象,2013年至2015年间的中小创更进一步加剧了小盘股的溢价。虽然已有两年大调整,中小创已有深幅调整,但这种估值偏差依然明显。不过,A股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已全面加速,消费升级也悄然来临,在这一大背景下,消费品龙头股开始持续向强。当前,白马蓝筹股这一领先群体已局部转向加速,但中长期强势远未结束。
当前,可关注以下四大领域:
首先,继续看好消费品牌寡头,其有望率先进入估值溢价期,包括贵州茅台(600519)、五粮液(000858)、美的集团(000333)、格力电器(000651)、上汽集团(600104)、恒瑞医药(600276)、上海医药(601607)(港股02607)、伊利股份(600887)、海天味业(603288)等。
其次,是以保险为核心的金融服务蓝筹股。保险股转强的催化剂已从投资端转向承保端,近日加快推动个税递延型商业保险的政策,将给保险股估值带来全新预期,大约1至1.8倍间的估值定位,具备中长期吸引力。同时,金融科技(Fintech)助推估值弹性。近日四大国有银行先后牵手互联网巨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腾讯),招商银行(600036)(港股03968)更在5年前就已实施金融科技的战略转型,目前股价距历史高位只差7%(市净率1.4倍)。传统产业蓝筹的强势效应开始延伸至地产基建蓝筹,最突出的就是全面转型升级状态的央企。万科联手深圳地铁之后,估值(PB超2倍)开始稳定上台阶,并直接拉动其他同样估值低、现金流充沛、转型路径清晰的地产蓝筹,即中国建筑(601668)(PB1.6倍)、招商蛇口(001979)(PB2.8倍)、保利地产(600048)(PB1.3倍)、华侨城(PB1.7倍)等。
随着市场信心转强,新兴产业龙头品种开始迅速崛起,领先品种正在形成群体,从安防监控的海康威视(002415)、大华股份(002236),到新能源汽车的天齐锂业(002466),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中兴通讯(000063)(港股00763)(NB-IOT)、京东方A(000725)(新型显示)、三安光电(600703)(全色系LED芯片)等,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具有某一子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链构建也已浮出水面。
白马蓝筹股的全面提速,开始改变大盘指数的大趋势。一直滞后的上证指数也已进入变盘时点,其中长期均线(60日至500日均线),已由一年前的发散状态转向全面聚集(3120点-3230点),当前运行状态犹如一把“弯弓”,一旦放量突破向上,其中长期做多能量将源源不绝。持续领先的上证50指数,也已有效突破2015年的高点,按这一轮白马蓝筹股的牛市运行轨迹看,该指数已步入中长期上涨趋势。
当然,越是临近技术分析角度的变盘临界区域,演变往往也越敏感。有一点必须清楚,白马蓝筹股作为这一轮的核心,其强弱将始终影响趋势,换言之,一旦白马蓝筹股转向滞涨或弱势下行,这一轮也会悄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