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如何解读十九大报告?未来投资机遇在哪里?任泽平等业内专家这样说......
1、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未来重点关注这五个方向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判断、新思想、新要求、新战略、新任务,“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若干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十九大蕴含经济金融新机遇,先进制造迎来发展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判断,标定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
任泽平表示,新思想和新战略均建立在上述新判断基础上。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面临大变革大调整。发达国家为经济复苏,开始纷纷回归制造业,实现“再工业化”。而以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则是加开追赶步伐,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与中国展开成本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双向挤压”的挑战。
任泽平指出,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在一些领域已经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新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此外,作为衡量创新的重要指标,我国研发支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2016年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未来伴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发展动力将转向创新驱动。
任泽平认为,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制造,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属于重大战略部署,未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将是摆在中国制造业企业面前的首要难题。根据“微笑曲线”理论,整条产业链的附加价值呈现一条U型线曲线,两段附加值高,中间附加值低。中国还处于 “微笑曲线”底部,价值链攀升倒逼制造业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是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任泽平预计,相关部委将积极推进落实相关政策落地。
他建议,未来重点关注五个方向: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强化基础工业能力;推进绿色制造;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以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涉及领域包括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工程机械、军工、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生物制药、新材料及相关服务业等。
2、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中国金融业发展定位
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与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脉相承。报告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相关表述进一步明确中国金融业发展定位。
管清友对记者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在经济领域中供需双方出现了新特征,也将带来更多重要的新机遇。这既需要宏观政策予以关注,也需要企业、金融部门和投资人的跟进。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非常多内涵,其中突出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这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是一脉相承的。
他进一步解释道,主要矛盾变了、需求变了,供给体系、分配体系,包括与之相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都需要相应改变。比如,现在公众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政策、环保产业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方向也都发生了变化。
今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三项任务,核心是金融业要回归本源。
在管清友看来,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金融业发展定位。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描述中,强调了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强调了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供给侧改革。 “过去五年,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调下产生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隐患向我们提出一个新要求,要正确看待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位置。”他说,中国经济还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不可能按照华尔街的方式来定义我国金融。
管清友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要让金融和实体经济更匹配,让金融监管更顺畅,让金融市场更有活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中国金融市场,无论从监管制度还是从市场发展来看都存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比如,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股票市场中的退市制度、信息披露还有待完善;债券市场中仍然面临多重管理,市场广度深度不够的问题;三板市场、四板市场定位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此外,这两年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规模发展很快,如何管理好这些机构,保护投资人利益还有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
管清友建议,这些问题还需要认真研讨,听取多方意见。同时进一步来看,资本市场改革的制度红利释放也可以促进经济升级转型,很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对这块很有信心。十九大以后,资本市场改革有望成为中国金融领域非常重要的亮点。”他说。
当然,金融领域的改革,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改革。管清友认为,涉及到商业银行的改革,比如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强化政策执行。还包括商业银行在存贷差缩小、对委外业务强化监管后新发展思路的探索,特别是应对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冲击,监管仍需帮助传统行业理出思路,找到方向。
在10月28日由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SAIF金融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达了对于 “攻关期”和“跨越关口”的看法。
3、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攻关期”和“跨越关口”第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是2020年
蔡昉表示,在新常态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实现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增长动力变革,最终要构建一个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市场。
蔡昉认为,“攻关期”和“跨越关口”第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应该是2020年。
十八大曾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设立了两个翻番的目标。如果在2017年经济增长是6.8%的,在2018年到2020年只要有6.4%的增长就不难实现翻番。同时蔡昉提醒,由于提出了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新任务,而且时间节点定在2020年,因此可以说这是给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新的规定,没有数量指标,但是比翻番的任务更艰巨,而且时间比较短。
蔡昉指出,此次十九大报告中没有重申翻倍或者经济增速的目标,也就是说对增长有了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而不再强调速度。另外,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这也是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在十九大报告中,全要素生产率第一次被写入党的报告。就下一步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蔡昉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挖掘人口潜能,利用农民工市民化的多重效应,稳定劳动力供给,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二是出清低效、落后和过剩产能,清除夕阳产业、病态企业、僵尸企业,做到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三是要靠社会政策托底走出两难,创造性破坏不能保护落后产能,不保护落后岗位,但必须保护劳动者;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越是社会政策托底有力,越能做到退出无虞。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我国经济转型已进入下半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就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重大趋势作出了判断。
一是经济增长向中高速收敛,提高质量和效率成为主旋律。王一鸣表示,如果把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型过程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我国经济转型已进入下半场,经济增速快落的风险大幅下降。
二是传统产业逐步达到峰值,新兴产业进入扩张周期,产业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趋势明显,产业融合趋势凸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广泛运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
三是城镇化深度展开,空间格局网络化更趋明显。到2030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预计达到3万公里,形成“”八纵八横“的高铁网;城镇化率预计将达到70%左右,届时将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城市;更多省份迈入中高收入阶段,这些省份常驻人口数量总和预计将超过7亿人。
四是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需求在2030年前达到高峰。王一鸣表示,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后,经济结构变化和能源效率提高使能源消费增速趋缓,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在2013年后出现“弱脱钩”趋势。
五是中国占全球经济份额明显提升,与世界经济互动作用增强。无论是按购买力平价还是按汇率法计算,近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30%,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快速提升,成为世界商品和资金流中的重要环节和全球性生产平台;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快速提升;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程度加深,议题创设和引领能力逐步增强。
5、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今后宏观政策的共性在供给侧
对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中国当前主要的风险是房地产问题和地方债问题,即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问题。十九大已经认识到央地的财政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当前一些主要风险的必须的制度保障。
徐忠表示,十九大报告里提到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里面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容易,容易改的已经改完了,现在是啃硬骨头,但相信十九大之后这些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因为一是已经通过反腐、扶贫、环境执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通过十九大把中层能干、有担当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所以后面的改革是可以推进的。
徐忠表示,十九大报告淡化了GDP,强调了质量、效益和新动能的三位一体,同时要处理好过剩产能,僵尸企业要退出。
所以今后宏观政策的共性在供给侧,要避免大水漫灌,尤其是要管住货币政策这个总闸门。另外,政策实施方式实现了转变,过去以需求侧为主,今后则要给市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保护产权,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我们的市场准入应该更加开放。
更多股市最新资讯,请关注财经365股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