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将京津冀一体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升为重要国家战略,是除“一带一路”以外最重要的区域政策,旨在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中国经济增长新一极,毕竟环渤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5%,还有提升空间。而2017 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近期目标的节点,今年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上投入更多,力度更大,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投资机会。
京津冀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是“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即北京为核心,京津为双城,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集聚轴,“四区”指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张家口、承德、廊坊等节点,雄安新区是新的重要节点,以点带面,分工各异。
京津冀一体化过去三年取得一定进展但还有待突破,北京三年累计投资4000 亿在天津和河北。难点在于河北与天津、北京差距很大,经济、环保、医疗教育等指标均落后,吸引人才和投资、协同发展的现实困难很大。而今年是关键节点,雄安新区适时推出,有望加速这一进程。
交通一体化:从北京重点工程总投资来看,2017 年北京与京津冀一体化相关的工程总投资共计3753 亿元,交通占79%,其中铁路占近一半;从17 年财政预算来看,北京超过100亿元用于北京新机场为主的交通一体化建设,河北交通运输的预算同比大增39%,因基础薄弱,有了雄安新区建设,还有望加大投入。预计到2020 年,高铁投资近1000 亿,高速公路投资700 亿,港口机场投资超过1500 亿,仅北京新机场投资800 亿。水泥、钢铁和铁路零部件企业最受益,央企拿单能力最强,关注冀东水泥(000401)、河钢股份(000709)、中国中铁(601390)。
环保一体化:今年京、津、冀三地环保的财政预算分别增长6.4%、8.5%和12%。其中:北京水和大气分别为193 亿、182 亿,增长9%和10%;河北2017 生态治理预算55.2 亿元,增长35.6%,造林绿化增长113%;从细分看,供热改造投资近50 亿。预计未来三年环保投入继续扩大,超过2000 亿元,仅白洋淀治理投资需1000 亿以上,将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关注先河环保(300137)、建投能源(000600)和东方园林(002310)。
产业升级转移:过去三年疏解非首都职能,曹妃甸承接最多,累计投资超1700 亿元,未来雄安新区是重点,环保、建设和央企总部迁入带来机会,今年北京重点工程中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副中心建设的投资达732 亿元,而通州和雄安新区的三年基建投资将超过1400 亿元,中长期投资超1 万亿。产业上,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河北今年重点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占80%。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将形成众多产业集群、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应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得到扶持和倾斜。我们认为,京津冀地区研发和转化能力强的公司在政策和业绩上将受提振。
关注冀东装备(000856)、华夏幸福(60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