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钟蓉萨:以资产配置为核心 养老金投资应关注四个要点

钟蓉萨:以资产配置为核心 养老金投资应关注四个要点

2017-08-01 11:30  来源:养老金融50人论坛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养老金融50人论坛

钟蓉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

各位嘉宾早上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参加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活动,我应该是一次都没有缺席过,也非常高兴。今天我们讲投资,也讲后危机时代,希望养老金投资能够穿越危机,但危机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我们的养老金基金投资如何去穿越危机?这是我今天希望给大家分享的四个要点,希望我们的养老金投资能够符合这样的要点。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理解的全球养老基金投资的现状,这个养老金投资应该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我们今天其实是把OECD关于养老金投资的主要类型跟大家做一个介绍。普通的投资主要包括股票、债券、现金存款和另类投资,另类投资主要包括黄金的基金贷款、房地产、对冲基金、股权和结构化投资产品。长期以来主要的OECD国家的养老金都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收益,尽管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的养老金投资的业绩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其实在很快的时间里已经有反弹,随后包括大部分的国家都回到了危机之前的状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危机应该说是一个新的常态。08年之前各个国家包括欧洲和美国,市场是独立的,在2000年、98年的这个互联网泡沫之后,各个市场的联动互动一致性越来越明显。各大市场的交易联动反映出这种影响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这种极端事件的概率,这是一种新常态。尤其是近二十年以来发生崩盘的次数越来越多,卷入的资金越来越大,从一次极端走向另一次极端的特点应该是更加的明显,有了互联网之后危机的传导性会更加大。

我们先来分享中国的投资,再来看国外的投资。我们境内的投资从2010年开始,社保就进行了储备基金的投资,企业年金是从06年开始,去年也开始了基本养老的投资,职业年金正在落地过程中。刚才胡晓义会长也在讲,我们的个人养老在渐行渐远,也在推动相关的政策。如果随着个人的选择权越来越强,我们的职业年金将来的落地,养老金投资要注意以四个核心要点。

首先它应该要长期,这个长期不光是要长期持有和长期投资,更重要的是要长期考核。其次是配置,要以资产配置为核心,锚定大类资产的配置范围及比例,以取得更好的效率。第三个是重视权益投资对于资产增值的作用,刚才Nora女士讲到美国养老金投资占到了股票市场的40%,所以这种权益投资我们当然也要给它一定比例的限制。另外就是,对于投者来讲,要充分考虑投者的年龄和预期寿命风险承受能力这些特征来进行养老金的安排,刚才她也讲到包括目标风险生命周期的这样一些特点,其实都是符合不同年龄的投资者然后来进行投资的,所以我也想跟大家再比较细的来分享一下。

首先,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我们养老金投资最重要的特点,因为我们经常讲养老金投资是让我们的老百姓能享受时间的复利,巴菲特也说过复利有点像山上往下滚的雪球,一开始它是很小的,但是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这个雪球黏的相当的紧,最后的这个雪球就会越来越大。从过去的52年来看,巴菲特投资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整年的复合增长达到了19%,从19块钱增长到17万块钱,实际上它是相当于增长了9000多倍。所以我们认为长期资金、长期投资、长期考核这三者是环环相扣的,长期考核是长期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长期的业绩如果优异的话它会保证我们的投资者长期持有,而且由于市场的波动性,短期考核会对长期的策略形成一个限制,进而影响长期基金不断的往里放。所以我刚才也谈到长期性是我们养老金的核心特征,如果脱离了长期性这个资产配置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的意义。

长期的投资在国内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社保基金,中国的社保基金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在过去的16年里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是8.4,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三年的年均收益是9.37。所以社保基金作为我们国家的储备金是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支出的补充和调剂,它具备非常强的长期性。而且社保基金也形成了战略资产配置,年度的战略资产配置以及季度的配置在内的这种资产配置体系,这个战略资产配置确定了各类资产中的长期目标比例和投资范围。就是因为采取了这种长期的考核机制,长期的资金属性和它的投资战略,每年的考核在组合层面也综合了一年的业绩和三年的业绩,看它是否能够超越他们这个锚定的基准,所以也可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其次,养老金负债端的基金本身也是长期的,是一种投资的优势。如果说这个负债端的资产足够稳定,周期足够长,各类资产长期投资的表现明显增加,它的波动和收益也会更窄。但从收益总体来讲,如果达到二十年的,都是符合长期投资养老金的属性和目标。第二点其实是以资产配置为核心,它主要是锚定资产配置的范围和比例,通过投资多样化分散风险然后来降低我们资产损失的概率,进而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然后在时间的复利下来实现资产增值,战略资源配置是投资者着眼于长期投资的目标,这个时间跨度一般都是在五年到十年以上,因整体平衡的风险来管理这个长期收益的目标。这个锚定资产配置的决策提供参考的基准,它能够避免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造成的决策失误,尤其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投资方向来多元化投资,在多元化的环境下能够避免相关的风险。这个长期投资必须是长期考核。刚才我们谈到,从全球的养老金投资来看,也是进行多元化的配置,美国其实除了股票和债权以外也投资了房地产和PE。在欧洲,也看到多元化的投资,尤其是多资产的策略近几年也日益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第三个要点是权益投资的作用的发挥以及风险控制是取得这个长期投资的关键。因为个人养老金的期限是很长的,而且流动性要求不高,大家对风险投资的能力就应该是更高的,所以可以利用资金在长期的资产配置下去配置更多权益类的资产来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短期来看,确实股票的投资波动比较大,相对而言可能它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比较强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其实股票投资是高于债券投资的。大家也看到,我们公募基金到明年是二十年,从公募基金来看,我们偏股型的业绩从目前为止18年来看取得了16.52的收益,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是7.5%,所以应该说收益很好。但是,从目前来看,大家觉得我们并没有享受到这么好的收益。一方面是中国的销售渠道鼓励投资者不断的买新基金,另外,投资者总体来讲也拿不住。所以我们倡导税收优惠这样的持续供款的方式。如果考虑到投资期限40年,如果投资银行存款和投资股票相比,它股票的收益应该是银行存款的一百倍,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强调权益的投资在养老金投资和长期投资中的这样一个重要性。

大家也看到,海外的养老金投资大量地配置了权益类资产,在美国的第一支柱里面主要投资政府债券,第二、第三支柱他们主要的投资方向还是资本市场,其中股票投资占比远高于债券的投资比例。在个人养老15年的时候,这个账户里其实股票投资也比较高,总体来讲股票的投资比例也在40%左右。前天基金会刚刚发布了公募型养老基金产品的指引,现在他们把一般型股票的比例定到30%,但是把30%的权益类比例放到了退休以后几十年,所以我们认为如果在30%的话这个比例有点过低,尤其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

第四个,希望能够给投资者适当性的安排。这两张图其实应该说是美国在01年开始做TDF产品,06年创造了TDF产品。这两张图实际上是他们经常会用的两张图,前面这张图是说基本上投资者不敢投,基本上大部分的钱要么是过分的投到股票里,要么是过分的投到基金里,要么就全部放在债券里面,这样一种过分保守的基金配置很难达到很好的收益。但是后面那张图就是根据这个生命周期在不同的年纪里调整他们权益类的这个比例,能更好的、合理的去分布他们的权益类的资产,取得更好的收益。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好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恰当的产品。

其实,刚才Nora已经谈到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产品实际上是为个人养老在核心资产配置和税收递延的情况下来做的产品安排。刚才她也谈到,这两类产品是他们96年发明的,经过十年的运营,在06年的养老金改革法案里被美国的监管部门指定为默认模式。就是因为基金太多,当老百姓不敢选,它通过这两类产品做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然后来让投资者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风险投资能力进行一站式的安排。

大家也看到,包括智利、英国、香港、新西兰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在逐渐推行这种默认模式,默认模式也主要是这两类产品。16年证监会推出了FOF的指引,因为这两类产品基本上都是以FOF的形式,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先从FOF开始做起。那么最近又推出了公募型养老金的指引,也希望大家基金行业能够去把这个水平能力提升的更快。

目标日期、目标风险这两类产品应该说在近二十年来复合增长率是40%,这个数据到了16年的时候是八千一百多亿美元,实际上在15年的时候是7630亿,一年的时间内增长了一千亿的这样一个规模。比方说在Fidelity的客户里,到16年有40%的客户,他们的资产里都配置到了TDF这个产品里,美国大的公司都有这样的产品。短期的危机不可怕,坚持投资是非常重要的。

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401(K)的计划投资者一如既往的继续缴费,并没有因股市动荡而改弦更张,只有3.7%的投资者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从这个账户中提款退出,只有3%的人在08年危机的时候停止了缴费,绝大部分的投资者在资源配置上没做变动,仅有不到七分之一的投资者改变了他们的资源配置。当时美国政府也很担心,他们做了一个调查,说是不是能够让政府来监管401(K),但是87%的投资者反对政府来监管他们个人账户的管理,到危机之后很快恢复了。希望我们的基金行业能够通过这些产品的创新,帮助未来由税收递延到刚才胡部长说的做到个人账户,尤其有他们选择权的时候,我们能够提供这种一站式的更方便的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去养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