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具备良好的基本面支持,发展空间依然广阔,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仍能保持良性稳健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一场以规范、提升、创新为主题的深刻变革已经在银行理财市场悄然展开。净值型理财产品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净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将成为常态。无论银行还是客户对此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也是理财回归投资业务本质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作为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之一,目前也进入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分析解决好理财业务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品质、优化新时代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沟通居民财富、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综合性银行服务,其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政策条件。具体而言,经济增长、市场需求、资金供求、监管政策、金融科技等五个维度,对于当前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一是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是金融活动的重要基础,过去10多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是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从无到有,并完成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基础。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此需要明确的是:一方面高质量的发展也要以一定的经济增速为基础。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国GDP实现了6.9%的超预期增长,2018年预计仍将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这是未来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维持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大基础。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这也是银行理财业务调整的重要导向。银行理财业务若要更为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就必须遵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积极调整资金投向,同时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第二是市场需求。银行理财业务的本质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本着为客户财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按照与客户的约定对其资产进行投资管理的业务活动。因此,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是理财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已经上升到了新的台阶。根据瑞士信贷的研究, 从2000年到2016年间,中国人均财富从5670美元增长到22864美元。同时,近年来随着各项社会保障措施的完善,居民的很多后顾之忧逐渐得以解决。老百姓(603883,股吧)除了最基本的消费需求之外,对于财富管理的意识和需求都有了显著增强。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的水平再翻一番,预计未来几年居民财富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财富管理的需求也将更趋多元化。从需求角度看,银行理财业务不仅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有不断优化提升的要求。
第三是资金供求状况。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及严监管下,2017年我国金融体系整体资金供求关系呈现紧平衡状态,M2增速降至8.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降至12%,均为近年来最低水平。去年,央行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采取了“削峰填谷”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市场利率水平出现大幅波动,但是整个市场资金利率的中枢还是有所提升。银行间7天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在2017年下半年平均达到3.43%。2017年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平均较2016年提高了约150个基点。市场利率水平的上行也影响到理财市场,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支付收益率呈单边上行态势,下半年更是始终保持在4%以上。
从目前情况看,预计2018年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紧平衡状态,全社会对于市场收益曲线的预期可能进一步上行。对于银行理财业务而言,这意味着客户对理财产品回报率的期望可能走高。而与此同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银行进一步提高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却存在较大难度。这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第四是监管政策。2017年是金融强监管的一年,不仅“一行三会”在年内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法规、制度和措施,国务院还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拉开了监管体系统筹改革的序幕。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就是金融监管协同理念的一项有力实践。
这一切都预示着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监管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去杠杆,二是严监管。去杠杆就是要遏制银行理财业务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和银行管理能力的非理性增长,管住银行单纯从短期盈利动机出发的规模扩张冲动。严监管强调的是理财业务模式的规范性,纠正前期业务快速增长存在的脱实向虚、违规经营、不当创新等突出问题。这些政策本质上是为了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从长远看有利于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及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短期内难免会产生较强的冲击效应,理财业务的经营理念、发展模式都将面临全面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