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获取票源及挖掘票源背后信息的能力。即能否建立足够丰富的备选股票池?能否具有主动获取标的的能力?能否获取第一手的票源信息?能否挖掘出减持方减持的真实动机?
二是,整合调动资金、高效撮合交易的能力。因为股价是实时变动的,大宗交易的最佳交易窗口可能稍纵即逝。
三是,是否具有资金实力和平台优势。大宗交易其实是有软门槛的,一般最低成交规模在1亿左右,而资金规模越大越容易成交,在价格和交易窗口的谈判中也越具有优势。
券商中国获悉,目前公募基金和券商参与大宗交易常用的交易策略,存在三种产品形态,分别是混合策略、精选策略和指数策略(量化)。
1、混合策略:大宗交易不作为产品的主策略,而作为辅助策略,比如“定增+大宗”、“固收+大宗”等等,目前很多老产品采用这种策略。
定增类大宗交易在527减持新规之后,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冲击不再像以前那么明显,以往减持常常给股价“砸坑”,但近期有些股票在股东减持之后,股价没有下跌反倒出现了大幅上升。
2、精选策略:依托“投行+投研”双轮驱动,自下而上精选优质个股,构建小组合(10只标的)。
3、指数策略:依托丰富的票源,组合买入30-40只标的,模拟某个指数,比如中证500,再买入期权进行对冲,全部或者部分锁定收益。这种做法除了财通基金之外,还有券商自营资金多采用此类方式。
新规后大股东减持降幅达四成
虽然大宗交易市场成交额明显回升,但大股东大额减持明显受到限制,近半年的数据也验证了这种现象。
新规规定,大宗交易出让方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出让方和受让方的两头设卡,无疑给大宗交易带来巨大冲击。
减持新规发布后,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市场减持明显受到限制。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到减持新规实施之前,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共减持786亿,减持64亿股,日均减持8.2亿;减持新规至今,大股东共减持625亿,减持49亿股,日均减持5亿。
相比减持新规后,大股东的日均减持额下降了近39%。
“减持新规主要目的是防范大股东“断崖式”集中减持,规范大股东的减持节奏,降低限售股短期内大额减持冲击市场的风险,压缩市场的套利空间,防范金融风险。从目前来看,新规实施半年以来效果明显,基本达到政策的目的。”一位大宗交易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多家机构对大股东减持持谨慎态度,通常大股东不同于大小非,大小非出于流动性需要而减持,而大股东减持则相对影响市场持股信心。
以上就是关于大宗交易市场大幅回暖 券商、公募来挖宝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基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