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一下,今年以来“一行三会”推出的各种监管政策,看起来很多,看说到底就是管住钱的量和管住钱的用途。
债务已经“雷声”滚滚
监管层频频发声,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是非常高频的一个词汇。
在刚刚过去的中央经济会议里面,明确提出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作为今后三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而且是排在首位。
如果你读得懂体制的话术逻辑,你就会清醒地知道,当下整体经济的债务问题,远非一些人说的那样云淡风轻。
根据央妈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总债务244万亿元(不含外债),外债规模估计在1.5万亿美元,中国合计的债务大概是255万亿人民币。
这么多的债务,已经到了美国2015年开始通过加息的手段吸引资金回流,到今年为止加了5次,我们却一次都不敢加的地步,只能通过所谓的“定向加息”来做做样子。
为什么呢?算一笔账:比如美国最近加息25个基点,也就是0.25%,如果我们也跟着加息这么多,这255万亿人民币的债务,一年要多支付6375亿元。
事实上,就算我们不直接调整基准利率,但债务链条断裂的事情,今年开始已经频频发生了,央行还没动手,自己先挂掉了。
最近陆金所代售的某款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其实背后的底层资产,是一家生产酒精的企业叫龙力生物想借钱作为流动资金,找了信托公司包装了一下借款用途。
信托公司也不是傻的,把资产卖给某家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也不是傻的,让陆金所去卖产品。
陆金所拿到手再重新包装了一下,就变成了“尊享”的富人理财产品,结果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违约1.38亿元。
龙力生物还是一家上市企业呢,但上市企业违约的事情在今年已经不是个案了,这里面还有很多是国企。
12月18日晚,中国城市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建)发布公告称,由于中城建资金链紧张,应于12月17日兑付的10亿元“12中城建MTN2”。
截至兑付日日终,未能按照约定将兑付资金按时足额划至托管机构,已构成实质违约。
事实上,单单是11月份以来,已经有15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逼近150亿。
由于违约频发,债券市场出现大规模延迟或取消发行的情况,今年已有760只债券出现上述问题,涉及规模高达7062.63亿元。
不过其中大连机床更是让人跌破眼球,发行了8支债券齐齐违约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涉及金额一共38亿元。
首次违约是2016年12月12日,现在这家企业正在走破产重组程序,后续如何兑付那些债务也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