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有主动量化型和量化对冲型两种,它们均借助计算机和数学模型进行交易,量化对冲型基金在华尔街比较流行。在我国,主动量化基金在数量和规模上近年来都扩张较快。主动量化型是指以股票多头为投资方向,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选股的类型;而量化对冲与之区别之处在于,虽然也以股票多头为方向,但同时会开立空头账户以对冲系统性风险。
北京一位基金业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货币基金出现严管后,冲规模仍然是公募基金公司难以割舍的一块心病,借助量化基金冲规模成了新需求,这也是近期多家公司集中发行量化基金产品的因素之一。
该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当股市持续下跌或者长期震荡横盘时,量化投资很容易受到一些急于增值资金的追逐。投资者会选时机买入量化对冲基金或主动量化基金,比如,在跌市中,量化对冲基金跌幅小于主动量化基金;在涨市中,量化对冲收益往往小于主动量化;从收益表现看,由于量化对冲追求绝对收益,其净值波动幅度小于主动量化。
2
摆脱模型之困是最大难题
2月初,A股跟随全球股市出现震荡,主要指数集体上扬,创业板相较于去年低迷行情,近期涨势明显。在整体行情的推动下,量化基金整体业绩有所回升,但这种行情能持续多久?量化基金长期赚钱效应是否已出现?目前行业内看法各不相同。
不看好量化基金的人士认为,近些年来量化基金收益率跑不赢货币基金的现象很普遍,这一尴尬问题的出现主要是量化基金的模型设计存在偏差。比如,一个差的模型在模拟操作或实盘操作时,幸好赶上运气好的阶段,业绩非常高,这样就非常容易出现样本偏差,误以为这个模型很厉害。在这种情况下,收益率高低最终全凭“运气”,而在针对投资者的宣传中,其投资策略期望收益往往设定的很高,就会出现“忽悠”投资者的风险。
此外,模型过于理想化,但量化基金的市场容量有限,买10万元和1000万元的成本不一样,即便借助了计算机和数学模型等工具,其投资本身受限于投资理论、技术面分析等,总体失败的几率很高,这也是量化基金收益率不好的关键原因。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曾经的量化基金佼佼者,如今规模已经大幅缩水。比如,长信量化先锋A,去年1月份该基金规模还高达109.44亿元,但截至去年底,其规模缩水至46.84亿元;2017年1月9日成立的长信量化先锋混合C的规模目前为0.02亿元,成立以来累计净值-12.57%,虽然近期业绩有所上升,但是架不住规模持续缩小。此外,大摩多因子策略混合的规模也从2017年3月31日的49.18亿元跌至今年1月份的26.61亿元,规模缩水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