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人才的出走和汇聚,更多的是残酷和无奈

人才的出走和汇聚,更多的是残酷和无奈

2017-09-08 21:2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敬伟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当下的人才战略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走出去的留学生是中国最可贵的人才资源。近日,就有这样一段“人才回巢”的佳话——7年时间里,8位哈佛博士后陆续归国,共聚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的所在地——合肥科学岛。

  其实,人才的出走和汇聚,并不都是传奇和佳话,更多的是残酷和无奈。现在的中国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雄厚的国力为开放的人才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的创新活力,又为各层次的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在此之前,中国是典型的人才外流国。北大、清华等诸多名校,被调侃为美欧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社会也弥漫着焦虑情绪,对留学生留在海外的“攀高枝”,视为不爱国。

  人才留在海外不归国,也不能贴上不爱国的标签。全球化时代,哪里有更好的科研条件、学术氛围、创业环境,人才自然会往哪里去。简言之,吸引人才,不能靠爱国和情怀,而是要看实力和胸怀。

  中国在大数据时代形成了具有特色、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新经济模式。创造、创新、创意以及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正成为新经济周期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家软硬实力的提升,对人才更具吸引力,这样才能形成对留学生和其他海外高精尖人才的磁吸效应,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国人才战略有实力有胸怀。曾经的人才逆差,也会转化为智慧顺差。即如八剑之一的王俊峰所说:“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

  这也代表了归国留学人才的心声。他们不是不爱国,也不是不想回来,而是以前国内科研或创业环境和海外条件存在着落差。只要中国在吸引人才的软硬件上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回国发展也就有了动力。

  且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人才“所爱之国”吸引人才的“套路”。虽然特朗普政府提高了移民门槛,但是美国作为熔炉国家的传统,对于高精尖人才的输入还是不惜血本的。美国是接受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约有25%的外国留学生学成后定居美国;在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外来人士占比22%。美国给予外来人才可观的科研经费,体面的工资待遇,配备完善的科研实验设备以及科研助手,再加上美国完善的住房和社保制度托底,这些都让外来人才感到很贴心。当然,给予外来人才“绿卡”和入籍待遇,也让他们选择在美国打拼。以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美人才也更容易获得科研成果,并高效转化为生产力,而这些也是全球精英人才青睐美国的主因。

  从近代到现在,中国高端精英人才也大多有留美经历。借鉴、学习美国的人才战略,像美国那样让天下英才心向往之,是中国必须思考的现实命题。

  中国的亚洲邻居日本,其人才政策也有独到之处。为解决日本人才短缺的难题,日本准备吸引更多的外籍人才为之服务,即计划将外籍科研人才的比例提高到30%。这对相对封闭的日本社会而言实为不易。为了留住外来精英,日本对外籍人才实施了“永住”政策。

  德国为了吸引欧盟之外的IT精英专才,为他们快速办理移民手续,给予高薪待遇和妥善安排家属子女来德生活等。再以韩国为例,该国液晶面板、电子芯片产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从日本等国吸引了相关专才。

  中国人才战略,除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应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平台。首先是让中国留学生回国创业;其次是通过立法完善中国移民制度,实施对外籍人才更具吸引力的“绿卡”和入籍制度;第三是让外来人才不仅仅止于某些专业技术和产业层面,应给予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既要吸引专业专才,也要引进综合人才。(原标题:张敬伟:“聚天下英才”不能仅靠爱国和情怀,还要看实力和胸怀)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