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新周期”日前广 泛讨论。
“新周期论”在今年年初由一家券商研报首次提出,认为中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挡期“经济L型”的一横,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随着近期各项经济数据向好,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大涨,一些人更坚定地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周期。
比如,方正证券的任泽平认为,中国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新周期不是需求U型复苏,而是经济L型下的供给出清。也有分析师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与2003年有些类似,中国有望在2010-2015年长周期调整后迈向新周期的起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甚至表示,“新周期归来”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比如在地产严调控、金融严监管背景下,GDP增速反而超预期回升,反映经济“新周期”归来。他判断,产业升级成内在动力,工业企业投资持续回暖,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经济内在动力的不断自我循环,经济好转可能已经传导至消费,这显示“新周期归来”的最后一环已经完成。
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唱多“新周期”的人大多是投行的分析师与研究者,而不是严肃的经济学家,更不是政府官员。这些人既想用理论解释最近部分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又想指引市场投资的走向。因此,这些判断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当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与走势的判断向来众说纷纭,不会有统一的答案,只要有自己内在逻辑与阐释的框架即可。
的确,中国经济从数据上看是出现了超预期的增长,而且上游产品的价格依然坚挺,甚至一直萎靡不振的农产品价格也开始反弹。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一些结构性问题得到缓解,经济内在的动力在加强,中国政府认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但是,过于乐观地认定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则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出清与改革,让基层部门与企业的改革丧失动力,也可能会忽视存在的风险,危害不浅。
首先,我们要认清目前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内生增长动力正在成长过程中,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上游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去产能改变供需结构造成的,而不是下游需求增长带动;消费贡献增大主要是投资回落造成的相对上涨,而且消费增长的速度正在逐年回落。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投资,新的增长动能在形成,但还不具备担当经济发动机的重任。
其次,中国的债务问题依然严峻。中央政府已经将金融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防范系统性风险,要求把国企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及时处置僵尸企业,并要求对地方政府债务严加监管,防止继续扩大规模。应当说,推动经济增长的基建与房地产投资是通过地方政府与家庭加杠杆实现的,现在是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与抑制资产泡沫的关键时期。
因此,以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等为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市场没有完全出清,去杠杆工作正在进入攻坚阶段,这个时期宣扬新周期论将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与落实。
新周期论也与中央政府一系列防风险、促改革的政策是背离的,中国希望经济增长稳定,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稳中求进。对经济的乐观判断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但不应该刺激市场预期,新周期论显然会起到刺激市场预期的作用,因为根据中国过去的经验,经济新周期意味着“大干快上”的节奏。
新周期论显然也不符合市场的感受与判断,即使在资本市场,也还没有出现持续的行情。因为投资者清楚,“周期股”的上涨并非因为周期回归,而是去产能带来的“红利”,上涨的基础比较脆弱。
一般而言,资本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受宏观经济影响。但是在中国,股市、楼市等的表现往往脱离宏观经济,于是出现了一种现象,即一些言论通过鼓吹牛市或房价暴涨,意图引导市场预期。在货币宽松环境中,这些言论煽动与投机者的炒作结合起来,往往真的会制造羊群效应,不管是2015年的股市泡沫还是去年的楼市上涨,都有言论先行的影子,对市场稳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在全球经济还未真正复苏,在中国正在避免发生灰犀牛事件的关键时期,在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的途中,我们需要保持乐观的预期,但是更要防范冒进的言论与行动。(原标题:评论:在保持乐观预期的同时防范冒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