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中国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对部分“明星企业”进行跨境融资方面的风险排查,重点关注其海外并购贷款及内保外贷情况。据清晖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达成的海外收购交易总额达230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收购活动约16%。例如富士康35亿美元收购夏普控股权、海尔斥资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电器业务、大连万达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这一串串庞大的数额再次引发市场的注意。面对哗哗流出的“真金白银”,市场也不禁担忧,这些企业大举并购究竟是企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真实扩张,还是只是为了完成资产的转移?
实际上,这些海外收购行为早已引起了中国监管层的注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曾经明确指出,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其中不乏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与此同时,监管层也拿出了实际行动。
笔者认为,中国国企和知名民营企业走向海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全球配置资源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一些低端制造业需要寻找成本低的地方进行产业转移。另外,在当前“一带一路”的政策引导下,企业走出也必然顺理成章。但如何判断企业是真的海外扩张,还是借机金蝉脱壳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对于海外并购本身来说,这本来就是个机遇和危险并存的事情。即便是企业正常的海外扩张,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也会遇到多种困难和阻挠甚至风险。
一是,在对海外一些国家经济面的分析和判断上,企业缺乏对所在国经济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更多的是盲目乐观,因而导致有些企业并购项目“胎死腹中”,引发了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继而影响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整体形象。
二是,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们的思维方式还没有改变,多数是把在中国做生意的套路原封不动地套用在了海外并购上。比如“拿钱砸地”。在中国,判断这块地究竟有无潜力,通常情况下,是根据这块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配套设施所决定的。所以在中国只要是低价拿下了土地,其它的就是中国所谓的“政商关系”了。但如果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美国投资,必然会碰壁。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企业家还不具备金融思维。实际上,如果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资产到了一定数额,竞争对手不再是单纯产业层面的相互竞争,更大意义上是金融领域的意识与决断能力的竞争,这也是中国企业家所缺少的。
前几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争相采用量化宽松的政策,导致大量货币泛滥。如果现在去海外投资,相当于投在了“最高点”。例如美国已经完成了两次加息,收缩资产负债表已经如箭在弦。一旦成行,必然会导致投资项目账面亏损,等于为其它国家 “剪羊毛”提供了方便。
如前文所说,正常海外并购情况下,都会遭遇大概率的风险和挑战,更不要说那些打着海外并购的幌子实则是进行着资产大转移的行为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的危害更大,因为急功近利而会变得更加盲目,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的某些企业往往在早已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海外扩张和并购,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转移资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它们深知通过海外并购可以进一步将资产规模做大,以更大的资产规模做抵押,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融资贷款额度。
但此事造成的结果则是,资产负债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一座雪山,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比如经营不善、国际货币政策环境出现大变化等,债务雪山或将发生“雪崩”现象,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到银行贷款,间接地造成中国金融系统危机的发生。这也是中国金融监管层开始着手整治海外并购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要守住中国3亿外汇储备红线。当然,在企业经营正常的前提下,还是需要鼓励企业走出去的。
企业如何能够做到平安且顺利地“走出去”,这就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首先,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全球并购价值观,优化对外投资项目,对目标投资国仔细调研,做好功课。其次政府层面也应认识到,全球化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若要融入到全球化大潮中,必须准确把握好机遇,支持中国企业大举进行海外并购,鼓励中国品牌和产品“出海”。更重要的是,我国政府还应该做好“守夜人”的角色,除了加强金融改革为企业并购提供金融支持之外,还要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和服务,及时向身处海外的中国企业发布相关的风险提示和引导等,并时时提醒企业树立风险意识,确保海外投资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原标题:宋清辉:中企海外并购是扩张还是资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