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最近在青岛的公交车上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看到学生没有及时给上车老人让座,于是发表一些比较尖锐的言论。而在他发表言论时,一位已经让了座的学生看了他一眼,该男子感觉自己受到了挑衅,遂对那名学生又打又踢。
其实,中年男子希望学生给老人让座,这本身并没有错。可是在指责别人的时候,他更应当检视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达标。单从年龄上看,这位50多岁的男子也只是个中年人,给老人让座无疑也是他的分内之事。自己坐在座位上不愿意动,却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学生说三道四,又怎能让孩子们打心眼里服气?
也正因为如此,当那位已经让了座的学生看了他一眼时,这名中年男子感觉自己受到了某种挑衅,遂对学生又打又踢,而这样的举动恰恰暴露了他的心虚。
乘车时给有需要的人让个座,是我们最为乐见的美德。但也必须承认,让与不让纯属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该用指责胁迫别人就范,用暴力绑架他人爱心。说到底,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在这个问题上,需要的是正向引导而不是粗暴强制。
让座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照顾,是衡量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尺。打造好这道文明风景线,身教更胜于言传。以该事件为例,如果中年男子主动站起来给老人让座,相较于指责和暴力来讲,这种无声的力量显然更能触及学生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积极示范,就能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孩子们把让座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原标题:教育孩子让座 身教胜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