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在京举行。
首场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丛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与记者进行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增长到18.5%,稳居世界第二;我国人均GDP从3.98万元增长到8.1万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当前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后续是否出台进一步稳增长政策,这个话题为外界所关注。
赵辰昕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月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经济表现依然突出,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更加充满机遇。赵辰昕表示,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影响,当前经济运行中仍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更要看到,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
赵辰昕指出,我国发展机遇、各类商机无处不在。我国目前正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撑了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最近监测显示,我国能源装备、石化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设备订单都在大幅增长,这是非常喜人的。
赵辰昕指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凝聚了磅礴伟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对于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外界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国内外有一些声音,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收缩,甚至讲要搞自给自足的经济。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赵辰昕直言。
赵辰昕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循环顺畅联通。
今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数据,显示出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1-8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8927.4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增长了16.4%。其中,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33.6%。
赵辰昕表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发展将为地区和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注入强劲的动力。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继续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确保粮食、能源资源安全
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循环顺畅联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力量在上升,过去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此并不适应,全球存在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等问题。同时,大国间竞争激烈程度提高,各方对安全更为重视。相关的影响就是,原本较长的分工链条缩短,出现一些区域化的现象。同时,粮食和能源等初级产品保供形势也更为严峻。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创造历史新高,达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483.5公斤,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安全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既包括粮食生产,也要考虑粮食贸易、粮食需求基础上的粮食供需平衡。
丛亮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未来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落实“藏粮于地”,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藏粮于技”,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优化生产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将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加强收储调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开展节粮减损,促进粮食节约和营养健康等。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经受住了疫情、自然灾害、国际能源价格动荡等带来的影响。
任京东表示,大力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重点从三个方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一是扎实抓好固本强基。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
二是扎实抓好有序替代。全面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扎实推动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统筹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确保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
三是扎实抓好风险管控。大力推进能源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不断加强应急保障电源、管网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的背景下,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近三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逆势增长,在全球贸易份额中占比提升,就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的例证。
赵辰昕表示,围绕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持续推进五方面重点工作,分别是锻长板补短板、稳定工业生产、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开放合作、强化风险防范。具体而言,我国在加快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提升重点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紧盯“卡脖子”薄弱环节,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全力杜绝随意关停产业链重点企业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坚决避免疫情防控的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努力确保工业园区有序运转、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务实推动国际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用好各类多边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体系等。
除了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之外,我国还在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体系,以储备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丛亮表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原则,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认真落实粮食、能源、重要矿产品、应急物资等关键品类物资储备任务,进一步夯实国家储备家底,优化储备布局结构,确保平时备得足、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探索完善国家储备市场调节机制,更加精准地把握吞吐调节的时度效,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维护初级产品供给的安全和稳定。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