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总市值增近8倍,市场单日成交额升逾4倍,这就是在“游子归巢”后20年里,港股市场交出的答卷。
在香港回归之初,港交所上市企业1997年总市值为3.2万亿港元。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港交所上市企业总市值已增至28.54万亿港元,总市值上升7.9倍。其中,港股主板几乎贡献了所有市值,总额约为28.22万亿港元,创业板市值则为3216.7亿港元。与此同时,港股市场的每日成交额也由之前的155亿港元,升至800亿港元。
而从在1997年、2007年、2017年三个节点上、港股市值前20名的个股变化中,更能感知港股市场的风格与偏好变化。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港股1997年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占据主流,有12家为制造业企业。其中,总市值(多地上市股计算时合并计算总市值)的榜首是上海石油化工,吉林化工、马鞍山钢铁、鞍钢股份、中石化油服等悉数上榜,东北电气、熊猫电子、中船防务、昆明机床等也在前列。
而至2007年,港股总市值“TOP20”出现了较大调整。榜首位置易主为中国石油股份,而其他席位则多被大型金融企业、通信和地产公司占据,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人寿跻身前五位,建设银行、汇丰控股、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等也纷纷上榜。
金融业“霸榜”的趋势,在此后十年里延续。截至2017年6月25日,港股总市值排名前20位的公司较2007年变化和调整不大,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国石油股份、汇丰控股、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占据前十位。中国人寿、中国石油化工、友邦保险、招商银行紧随其后。但榜单最大的变化,来自榜首。中国石油股份让位,腾讯控股以2.66万亿港元牢牢占据总市值第一的位子。超过位居第二的工商银行6200亿港元之多,所差金额几乎与排名第13的招商银行(6495亿港元)齐肩。
20年里在港股身上发生的变化,还不止市值排名的变化。伴随香港上市公司数量阶级式的上升,内地企业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并被超额认购,由此拉开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帷幕,内地概念股也受到市场追捧。香港回归当年的10月,中国移动(00941.HK)在港上市;在2000年,中国石油(00857.HK)、中国石化(00386.HK)等内地巨无霸企业陆续赴港挂牌上市,内地概念股开始成为支撑香港股市的主要力量。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期间,红筹股的涨势近200%,大举超过恒生指数同时间40%的涨幅。
截至今年6月,在香港上市的H股共247只,红筹股158只,合计405只,两者市值分别占比20.87%和18.93%,合并占比为39.8%,累计市值达11.36万亿港元。而在1993年刚引入H股之时,H股在港交所主板的市值占比仅为0.61%。
港股也成为了中资股趋之若鹜的淘金地。据第一财经梳理,中资股在1997年IPO募资总额达714.32亿港元,同年的中资股上市后募集总额为426.37亿港元。随后的20年里,中资股分别在2000年、2005年至2007年以及2015年等前后出现过IPO募资额的爆发式增长。
1997年至2017年,包括H股和红筹股在内的中资股IPO募集资金约1.92万亿港元,而这些中资股上市后募集资金达2.2万亿港元。这意味着,20年间中资股在港股合计募集资金总量达4.12万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