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Who's chance? BATJ、滴滴、美团、整车厂、还是创业公司
1、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大家都认可分时租车是一个千亿美金市场,那么这块蛋糕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1)对BATJ这种千亿美金市值的生态型公司来说,每一个平台型大机会都不容错过。第一章中我们提到分时租车是自动驾驶最好的应用场景,对百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分时租车每年采集海量的用户驾驶行为和汽车行驶数据,并且和用户在一个封闭空间长时间相处,腾讯阿里京东必定看到其中的商业价值。
2)滴滴出行今天500亿美金估值,再想往上走只能在两个方向突破,一是自动驾驶,是一个长期任务;二是cover更广泛的出行人群和更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从0-10公里延伸到10公里以上是必然。
3)传统车厂对分时租车又爱又恨,一来如果分时租车成为一个主流出行平台,必定影响整个汽车行业销量。二来当一个单体的企业能够采购大规模车辆的时候,bargain power变强,也会要求更低的价格甚至定制化车型,传统车厂利润被压缩将沦为一个标准的代工厂。
4)神州一嗨等租车公司已经用于大量资产,且屯了足够都的牌照,如果有一种方式让资产的变现效率更高,他们自然会顺势而为。
5)在产业链上下游还有一堆地产企业,能源类企业,他们会更多的考虑如何把已有的园区、停车位、充电桩的ARPU提高,如何锁定锂电池的销量大户。这块肥肉太鲜美,真的是不容错过。
2、巨头无法利用原有优势碾压,投资并购是更好方法。 在我看来, 分时租车业务有三大核心能力:业务运营能力,资产运营能力,数据技术能力。 在市场早期,谁能基于城市交通场景的理解,通过运营在用户端跑出效率和经济模型,谁就能给资本信心;在中期,谁能聚集资金资源,把相关资产周转速度加快,谁就能跑马圈地;在后期,谁能基于数据技术做到智能化调度和精细化运营,谁才能谱写下一个百亿美金独角兽。BATJ有钱,但在眼下来看分时租赁和原有业务能力关联性弱。滴滴拥有海量出行用户,但分时租车是一个靠资产端和运营端驱动的生意,滴滴没有办法像干掉顺风车和代驾一样从高位碾压;整车厂有钱有车,但缺乏运营能力;神州有车辆有牌,但原有基于门店的运营网络和分时租车的行车网络也大相径庭。所以巨头想要自己进场,无法靠资金和资源快速形成规模,加上试错成本非常高,dynamic极为复杂,大公司面对这种决策会有一定难度。而较好的布局方式应该是投资并购,让市场上的这些小机构先跑一跑,看看谁能证明自己模型健康且有复制性,巨头再进场不迟。滴滴投资OFO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3、创业公司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间,运营能力是核心关键。 反观分时租赁的创业公司,在早期并不需要BAT神州滴滴给予太多资源上的帮助,车队规模小也接不住太多的出行用户流量,还是老老实实把已有的车辆运营好:找到场景,找到用户,找到方法。所以在眼下, 运营能力是整个业务从0到1的核心关键:对人、车、位、桩的合理调配会极大的影响到整个用车效率和经济模型 ,同样是200辆车有团队能跑出单车每天200元收入,但有团队只能跑出每天50元。而且这种运营能力是极难获得的,因为这不像一般的互联网产品可以快速迭代试错,没有几千万元、几百辆车根本不能形成MVP(最小化可行产品),况且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区域的交通dynamic差异化极大。谁够验证运营模型,在区域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且具有较强复制能力,谁就能占据先机。
四、How to?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汽车车还是电动车?
这里面的问题就太多了,挑两个大家最关心的简单讲讲,希望有机会更多当面的交流
1、一二线/三四线都有机会,但面临挑战不同,各家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选择战场,市场终局会存在多家并存。
1) 一二线城市:利好:人多交通矛盾激化供需差异大,前20大城市出行量占据半壁江山,出行距离偏长适合分时租车,出行场景多元化衍生能力强,用户意识相对成熟;利空:停车位成本高,城市规模太大需要投入更多车形成网络效应,牌照限制。
2)三四线城市:利好:成本低,停车位基本不要钱,不需要太多车就能把一 个城市吃透。利空:城市面积小出行距离偏短,两轮电动车是重要交通工具侧面竞争,单体城市单量不够大,复制扩张速度慢。
2、分时本质是在做运营,油车电车都可以做,油车的经济模型比电车好,电车长期优势大。
以上就是新三板创业资讯,更多资讯请关注财经365新三板创业频道(原标题:出行新千亿市场,汽车分时租赁时机已到 | 险峰报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