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中,由于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和规范,几乎所有企业的产权变革都变成了一场巨大的冒险,是与非、合法与非法往往没有清晰的界线,企业家的命运突然变得无比的凶险和莫测起来。伊利股份创始人郑俊怀就因动用公司资金进行MBO(管理层收购)黯然落马,他的命运让人在多年后仍然唏嘘不已。
崭露头角
1950年,郑俊怀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由于父亲早亡,一家全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生计。贫寒的家境令他自幼发奋读书。
1975年,时年25岁一心想当记者、律师的郑俊怀被提拔为呼市国营畜禽场副书记、副场长,养猪养鸡打井修路挖渠,使出浑身解数却落了个领导不满、部下有意见。
4年不到,他又出任呼市奶牛公司招待所所长。蹬三轮接站、炸油条,白天他采购、洗菜、当服务员,深夜对付了晚饭,再点钱算完当天的账,把敌敌畏洒在炭上熏苍蝇。以3个月不见家人的代价,郑俊怀换回了招待所的红火,得到了“他是个干事的人”的评价。但这段经历在郑俊怀看来,却是其在企业生涯中最宝贵的3年。“那时,我始知企业管理、成本核算、质量和服务。”
1983年1月,郑俊怀临危受命,赴任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厂长一职。那时的奶食品厂是呼市远近闻名的“烂厂”,工厂的主营业务就是生产一毛钱一根的冰棍。当目睹到整个工厂的荒凉景象后,郑俊怀并没有气馁。他决心改变眼前的一切,使回民奶食品厂起死回生。
郑俊怀果然给这个“烂厂”带来了新变化。严格管理、考察市场、引进技术设备、公开招聘等一系列的手段使得奶品厂的经营逐渐步上正轨,工厂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不少员工至今还记得郑俊怀上任不久,泪流满面地讲述自己的母亲在贫困中如何支撑一个家庭,号召职工艰苦创业的场景。
奶品厂有起色,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郑俊怀在呼市率先搞起了承包制。大锅饭被打破,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被充分的激发了出来。工厂当年就打了一个翻身仗,实现扭亏为盈。两年后,回民奶食品厂在呼市食品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乳制品企业的领头羊。
破釜沉舟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春风吹到内蒙古时,红旗牛奶厂已在郑俊怀手里成了呼市农垦系统最好的企业——回民奶食品总厂,他组织班子去深圳考察并在当地作了实施股份制的决定。有关部门不同意这样的好企业改制,郑俊怀“干到底”的劲儿又上来了——征求意见后,90%多职工同意入股,郑俊怀下了死决心,舍弃副处级待遇也要股改。在市长现场办公会上,郑俊怀说,我们不要资金,不要减税,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改制。如果不同意,班子集体辞职。主管部门的意见则在会上出现分歧。
当时经历这一事件的人们至今仍能记起郑俊怀当时的那股子劲,他放弃了在行政单位的副处级待遇背水一战:“如果市里不同意股份制改组,我就自谋职业。” 郑俊怀的确是破釜沉舟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呼市市政府于1993年2月14日,批准回民奶食品总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同年,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组建完成。与股份制改组前相比,企业的净资产总额增长了118倍,销售收入增长了79倍。
若干年后,每当回忆这段往事时,郑俊怀仍非常感激时任呼市市长的白音同志,正是白音的一锤定音,才有了1993年回民奶食品总厂的股份制改造,也才有了后来的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