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
郑俊怀乘胜追击,又推动伊利股份在1996年登陆上海证交所,成为全国乳品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他雄心勃勃地为伊利定下了新的发展目标: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
眼看企业一天天壮大,特别是昔日副手牛根生创办的蒙牛乳业势头惊人,郑俊怀对伊利的控制欲望越来越强烈。彼时的郑俊怀50岁上下,他渴望延续但又害怕失去,“拿得起却放不下”的心理往往会主导他的决策。
原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等5高管涉嫌挪用公款受审
1999年底,郑俊怀提出成立几家公司用于收购伊利股份的社会法人股。与众多的MBO一样,郑俊怀也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难题。郑俊怀想出的法宝就是乾坤大挪移,套用伊利集团的资金收购伊利集团的股份。但最终东窗事发,2005年12月31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郑俊怀等人挪用伊利股份1650万元资金进行MBO,以挪用公款罪判处郑俊怀6年有期徒刑。后经两次减刑,他于2008年9月刑满释放。
然而,高墙内的郑俊怀可能想不到,伊利这个企业并未因他的倒下而倒下,相反,2005年,伊利不仅业绩骄人,而且一举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新当选的董事长潘刚荣膺“2005中国十大经济人物”第一名……
时过境迁
以2008年9月4日出狱那天为界,郑俊怀的人生被分割成两个象限,22年打造的伊利神话已成追忆,从此伊利成为 “原来那家企业”,他自己也几乎一无所有。
在出狱后的两年里,郑俊怀奔波于北京和山东两地,在一些软件和新能源企业做顾问。
不过,早在狱中时,就有河北、山西以及东北的乳企前来相邀,但郑俊怀认为当时尚无自由,谢绝了各路好意。
当谈到媒体此前报道的“郑俊怀出来后筹资40亿打造新长征乳业”,他笑称这些都是没有的事,一来没有钱;再者受到相关法律制约,五年内不得担任公司高管。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经过两次减刑的郑俊怀虽然提前出狱,但也一脚踏入了遭遇“雪崩”的中国乳业。时至今日,郑俊怀还清晰记得,2008年9月4日出狱,9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就派出调查组进驻三鹿集团,9月11日三鹿集团工厂被贴上封条……
他当时就感慨:国内奶粉巨头三鹿没戏了。“这时候,我真心感觉到伊利的机会来了,三鹿在国内占据的超过10%的市场份额将让给其他乳企。”
但郑俊怀万万没想到,此后,伊利、蒙牛等企业会纷纷卷入其中,中国乳业的巨变让干了一辈子的郑俊怀也看不懂了。
接近郑俊怀的人说,也正因为此,出来后两年多他没有立刻重操旧业。不过,在苦于生计的同时,他也花了大把时间走访调研。
东山再起
直到2011年5月,年近65岁的他来到牡丹江重操旧业,担任红星乳业CEO,公司内部员工私下喜欢称他为“老爷子”。
“创业是很艰难的,初期为了给股东省钱,出差都是坐火车。”郑俊怀说,“我来这里并不图挣多少钱,事实上也没多少,就是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也正是看中他的这种不成功誓不罢休的决心,昔日朋友纷纷投资以表支持,全国各地的人才也慕名而来。郑俊怀坦言,越是有人投资,投资越大,他越感到责任和压力。
有钱了,有人了,接下来就是该怎么做了。郑俊怀认为,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再走传统老路一定没有出路。他很清楚目前的乳业形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国产品牌占70%,洋品牌占30%;但眼下恰恰颠倒过来,国产品牌萎缩到三四线市场甚至农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