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500强CEO都有长期愿景,但大部分人往往过了一个季度就坚持不下去了。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曙光初露——如同你认识的每个人一样,你也有着满脑子的互联网天才创意。因缘际会,你甚至与硅谷最炙手可热的风险资本家之一说上了话。这是你的地盘,这里星火已燃,东风将起——你就要在互联网上卖书了。(风投却打起了呵欠。)
你告诉风投,你将用数年甚或数十年打造公司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仓储能力,不懈地关注客户体验——你甚至将公司命名为“Relentless.com”(译注:Relentless的意思是坚持不懈),以顺应那席卷而来的客户中心化浪潮。当然,你也得搞搞降价促销来换取市场份额,还得抓好物流环节,但假以时日,你将达到现象级的规模,可以销售任何东西——没错,是“任何”东西——给所有人。你将建立“银河系最大的商店”。
风投开始动心。当他们找你要一些实打实的财务预测数据时,你眼睛都不眨一下:上市之前,你和投资人当然要大笔投入现金。接下来是连续17个季度的赤字,这时你会多费点口水四处交涉。头9年里你将带着30亿美元的负债运营——直到最终开始盈利,但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平均利润薄到只有2%。
如果在电梯里推销这个项目,通常来说当电梯到达一层时故事也就结束了,但如果剧情不是这样,那后面一定有精彩好戏。亚马逊(Amazon)的创业故事现在已经成为公司铭刻在册的传奇,实际上杰夫·贝佐斯最初真的给自己的网站起名为“Relentless.com”,直到后来他改变了主意(你可以试试在浏览器输入这个网址)。当时的出资人就是来自Kleiner Perkins公司的传奇投资人约翰·杜尔, 1996年他给亚马逊投了最初的800万美元,三年后又投了另一个看似荒唐却雄心勃勃的初创企业,名叫谷歌(Google)。
杜尔在贝佐斯身上(同样也在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身上)看到的不只是远大的商业眼光,还有把事情干到底的疯狂韧性。其他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在华尔街是出了名的亚马逊看涨派。1999年,她扫除了业界对亚马逊“激进”投资于基础设施的普遍担忧,称亚马逊的这一战略是“理性的冲动”。美盛集团(Legg Mason)的前任基金经理比尔·米勒连续15年跑赢标普500的记录无人能及,他在早期大笔投注亚马逊,911之后在亚马逊每股从三位数跌到6美元时更是双倍下注,最后股价回升。现如今亚马逊每股超过1600美元,相较于1997年亚马逊上市时除权调整后的收盘价,盈利106,669%。
若当事后诸葛,制造这种传奇很容易。任何人只要看看历史股价图,就能知晓上一代商界中谁将成为赢家或输家。而要想增长智慧,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亚马逊令人瞩目地崛起为今年《财富》美国500强中排名第八的企业,因此贝斯·考维特专门就亚马逊的话题在本期杂志上撰写了主题文章。文章揭示了一个核心的应该刻入史册的管理理念:创立伟大的公司,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把现在的事情做好(商业励志大师称之为“执行力”),还需要同样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把将来的事做得更好。几年前贝佐斯告诉我的同事亚当·拉辛斯基,“亚马逊有三条宗旨:长线思维,客户至上,乐于创新。”
我们这个时代最负盛名的公司创始人——苹果(Apple)的史蒂夫·乔布斯,沃尔玛(Walmart)的山姆·沃尔顿,联邦快递(FedEx)的弗雷德·史密斯,西南航空(Southwest)的赫伯·凯勒尔,Intuit公司的斯考特·库克,Salesforce的马克·贝尼奥夫——本能地就知道这些。这一理念被一个又一个的商学院案例强化,被最受拥戴的投资人宣讲。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被投资界奉为圭臬,他常说,最好的持股期限是“永远”。
尽管拿什么指标来定义长期专注的公司并无清晰定论,从有限的资料来看,他们确实是更好的投资对象,至少好过那些短线思维的公司,也就是那些追求季度盈利目标、回购存货以提升股价、削减研发投入、砍掉对技术和员工的关键投资的那些公司。标普全球(S&P Global)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发现,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与那些更关注“下一季度营收”的公司相比,“具有长远性”的公司在过去20年里持续带来更高的回报。(《财富》杂志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在去年11月共同公布了具有前瞻性的公司名单——财富50强企业——他们稳步再投资于产能以持续增长。)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17年2月的一份研究中也同样揭示,有远见的公司财务表现也更好。自2001年至2014年,资料库里那些有长远打算的600家大中型公司,平均业绩增长比其他公司多47%,在收入增长和市场资本总额方面的表现也更好。麦肯锡的研究者发现,尽管在金融危机期间,这些公司的股价跌得也更多,但回调也更快。从更宏观的经济角度来看,有远见的公司在同一时期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