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小木)今日话题:碎片与知识——知识的碎片化从来是知识生产的一种形态,只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变得更加具有了侵略性。
01所有的知识都产生于阁楼,为少数人所创造。
它的原料或来源于田野,譬如《诗经》的吟唱者们;竟或来自个别天才的大脑,比如康德或霍金;再然后,通过某些工具——我们不妨称之为楼梯,将产生于阁楼的知识传播于广场。
人类的知识史,便伴随着工具的迭代而演进,从远古的岩石、草纸、铜器、竹简,到近现代的报纸、杂志、电视以及互联网。
每一次工具的革命,都带来知识的产生、文本形态、传播及变现方式的四重变革。
到1960年代,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概念,在他看来,“媒介本身就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这个说法有它的极端性,不过,却突出地表达了工具变革的意义,因而在30多年后,被互联网人奉为圭臬。
02知识的碎片化与碎片化的知识,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人类的早期知识都是碎片化的。孔子的《论语》是碎片化的,柏拉图的《对话录》是碎片化的,甚至《圣经》或几乎所有的佛经,俱是碎片化的。
除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知识呈现方式,也大多是碎片化的,歌谣是碎片化的,图画是碎片化的。
把无数的碎片铺陈出来,以统一的价值观协合之,再将其融为一炉,才构成为所谓的体系或流派。
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是采集,通是融合,成一家之言,就是体系了。
中国古人把知识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都可以说是碎片化与体系化的过程。
明清之后再无原创大家,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放弃了碎片化创新,而只敢于在一个既有的知识体系内“循环考据”。
人对知识的获取及吸收,也是碎片化—体系化—再碎片化—再体系化的反复过程,如果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体系化,那是无趣的,僵硬的,食古不化的。
进而言之,因为每个人的学习程度不同,所以,同一个知识点,对某些人是碎片的,对另外一些人则已是体系。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所谓的高级的知识或低级的知识,只有人乐于吸取的知识,以及人对自我期许前提下的知识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