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1990年后出生的群体中,第一胎的男女性别比为117.4:100,而第二胎男女性别比为126.4:100,第三胎及以上的男女性别比为146.3:100。
中国农村大龄未婚人群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在30周岁及以上的人群中,2011年未婚比例为2.6%,2013年为3.1%,2015年为3.4%。
而未婚男性的比例始终保持在女性的4倍以上。
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男性未婚比例分别为4.4%、5.0%和5.4%,女性则分别为0.7%、1.1%和1.2%。
本来就男女比例失调,加上女性往往会倾向于“上迁婚”,也就是选择比自己高一个阶层的男性作为婚姻对象。
农村男性在婚姻上的竞争就更加惨烈了,彩礼自然也就进一步水涨船高。
于是,最后被剩下来的男性,大都是没钱的。
因此,男方家庭需要在经济上有更大优势,儿子才不会成为被剩下的一员。
在过去,生男孩意味着家里多了一个劳动力,以及因为其婚姻生育进一步带来更多的劳动力。
而如今,生男孩却意味着需要为儿子准备更多的钱,儿子在家庭中的角色沦为了经济负担。
这笔账算下来,很多人会觉得儿子对于家庭的含金量下降了。
所谓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一样。
当农村地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性在婚姻市场成了珍稀资源,拥有更大的溢价余地,女儿也就变得“值钱”起来。
养女儿之所以相对“划算”了,除了因为男女比例失调出现天价彩礼之外,更大原因是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女性对家庭贡献能力的提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岗位的丰富,以及教育的普及,现在很多女性开始有条件从事工作,拥有自己的独立收入。
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性别薪酬差异洞察》显示,2018年我国女性平均工资是男性的84%。
虽然整体而言,男女性收入之间依然存在差距,但随着收入的提高,女性在孝敬父母上的话语权显然会有所提高,不再是过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完全被动。
于是,这也就瓦解了女儿外嫁,儿子撑起家庭的传统经济模式,女儿也就被越来越多家庭珍视起来。
可能今天这篇文章会让很多菜友感到心理不适,怎么能亵渎父爱母爱,把生孩子当成一桩自私的买卖来计算呢?
菜导只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客观分析为什么部分农村地区会由重男轻女转为重女轻男。
而这其中,确实存在为己考虑,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
菜导写这篇文章,是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从如今男女比例失衡的恶果中吸取教训,尊重生命,不要人为干涉性别。
在过去,太多人选择只要男孩,不要女孩,造成如今婚姻市场上男多女少的局面。
如果现在越来越多人冲着天价彩礼只要女孩,不要男孩,以后将又是另一个性别比例失调的局面。
如此恶性循环,何时会是个头呢?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或“财经365网”微信公众号看财经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