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帮——一个古老的、地缘性的商业图腾,伴随着中国的开放、经济的复兴重新回到了世人的视野。
在历史深处,士农工商,商居其末,但在挂着红灯笼的晋南深宅大院里、在黄土飞扬的百里秦川、在灯火通明的外滩、在下南洋的片片孤帆上……他们也曾呼风唤雨,左右一朝一代一时一地的经济民生。他们筚路蓝缕、敢为天下先,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2017年10月,大会前夕,一份《意见》牵动众人目光,中央首次以高规格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地位,随后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这是中国经济呼吁“脱虚向实”的关键年,也是民营经济利好消息频出的一年。
把目光从顶层落到地方,2017年各地政府对民营资本的关注度得到了集中的爆发,仅2017年,粤商、浙商、贵商、西商、赣商、川商、晋商、徽商、苏商等商帮已经或即将召开会议论坛,政府出面做东,不乏省委书记、省长出面站台,意在重振这些以乡土亲缘为纽带、以创业精神为内涵的商业集团。
如果将时间跨度拉长至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有三大颇负历史盛名的商帮早已走进现实,它们几近勾勒出中国商业版图的嬗变与中国经济转型的历程,它们也正是当今互联网三大巨头BAT背后的三大帮派:晋商、浙商与潮商。
一
但是,三大商帮的江湖地位却并非平起平坐。在BAT连接一切的当下,风云动荡用下面这张图来讲述一点也不为过。
从三足鼎立演变为双雄争霸的格局,百度这远不及阿里、腾讯四分之一的市值,何尝不是晋商失利的投射。
改革开放初期,远走香港的潮州商人李嘉诚早完成从学徒、工人、推销员到塑料花大王的进化,成为了首位收购大型英资商行的华人,名震香港商界,引得更多潮商出走海外。
同在香港的宁波人包玉刚用50年的奋斗换来“世界船王”的宝座时,温州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沿江海而上,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小商户。
深居内陆的山西,在1980年代中期得到了国家放开煤炭产业的政策支持,在1990年代的民营化以及乡镇小煤矿遍地开花的“黄金十年”中,崛起了一批财富呈几何级别暴增的煤老板,身份与奢靡生活反差巨大,也在中国催生了“暴发户”这一阶级。
如今,2017年胡润全球十亿美金富豪榜上,海内外潮商上榜62人,财富总额15873亿元;2017年胡润中国百富榜上,国内浙商上榜达263人;那厢,煤老板们早已在2008年煤炭改制重组后变得无所事事,消失之后,只能在北京一套套买房,新晋商中大名鼎鼎的,除了李彦宏、孙宏斌,更多的时候只能通过祖籍,重构新晋商,找回了霍英东与郭台铭。
为什么潮商、浙商之中能诞生两个四千亿元级别的企业,有名震海内外的企业家,而山西本地的晋商帮却尚不能够?
每个帮派都流淌着先人的商业基因、经商信条和精神气质,探究这个问题,多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现代经济发展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