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高考还没结束时,蚂蚁金服已经得到了融资140亿美元的“高考”分数。
14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拍拍贷、趣店等9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总市值(6月7日收盘总价约126.31亿元),1500亿元的估值超过了百度(BIDU)和京东(JD)的市值总和,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BAT的时代已经过去,ATM的时代来临了。(注:截至6月9日,百度市值918亿美元。京东市值570亿美元)
此时的蚂蚁金服打个“响指”,会发生什么?或许,会再次诞生一个上市公司,或许会再创造一个类似于“支付”的中国标签;或许......谁知道呢?我们先看看下文吧。
1、14年,140亿美元融,格局
2004年,支付宝成立,这时它只服务于淘宝。
2010年9月,蚂蚁金服“小学”还没毕业,奇虎360与腾讯的大战爆发,彼时马云还没有打出蚂蚁金服的招牌,正在谋划如何让支付宝脱离阿里巴巴进而成为内资企业。
2018年6月8日,支付宝成立14年后,360已经回A,腾讯不再copy,当年的“小学生”已经让百度、京东等一众互联网世界的巨头望尘莫及,它在中国的对手只剩下腾讯,而它要征战的远方却是世界。
14年,很长;14年很短。对于一个安于现状的企业,14年短如白驹过隙,对于一个有格局的企业,14年长的可以改变一切,蚂蚁金服属于后者。
2011年,支付宝已经获得了首个支付牌照;独领风骚;2015年,芝麻信用已经上线;2017年,蚂蚁金服宣布,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如今它又开始了全球化进程。
蚂蚁金服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对社会和金融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打造科技的开放平台和全球化战略,让其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赵湘怀认为,蚂蚁金服价值驱动的双引擎分别是技术和全球化,技术决定深度,全球化决定广度。
2015年,蚂蚁金服获得45亿美元B轮融资,彼时的金融严监管已经初现端倪,如果作为一家金融公司,其估值即将见顶,即使是它掌握数万亿元资产今天。
只做科技,会加强蚂蚁金服的互联网属性,弱化金融基因,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决策。 2015年,蚂蚁金服的收入构成中,14%来自技术服务;到2017年,技术服务占比上升至34%。根据预测,到2021年时,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
互联网行业,监管弱且具备无限可能性,一个成熟的互联网产品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利润,比如“王者荣耀”;而金融已进入严监管时代,大部分金融公司的业务都受杠杆率限制,且不是一锤子买卖,很长尾,即使市场足够大,天花板的高低也要由自有资金及风控决定。
如果2015年的蚂蚁金服看不到瓶颈,或许就没有从金融到科技转型,这种格局值得金融行业思考。
2、国际股东加持,为的是全球战场
如果我们从商战和格局的角度看蚂蚁金服本轮的投资方,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蚂蚁金服本轮融资除原有股东继续跟投外,还新增了多家国际战略投资者,其中不乏全球知名的主权基金,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华平投资、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美国银湖投资、新加坡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等全球顶尖资本。
读懂君曾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A的对手只有T,T的对手只有A,蚂蚁金服出生于淘宝,自然站队A。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活跃用户为10.4亿,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产品能在用户和流量上和微信抗衡,即使是支付宝。
那海外呢?支付宝和它的合作伙伴们已经服务到全球8.7亿活跃用户。支付,是中国的标签,社交不是;微信是中国社交的垄断者,但很多国家都有自己本土的社交软件,微信想要全球化拓展很难,没有微信的地方,也就没有微信支付,二者处于同一起跑线。
2015年开始,蚂蚁金服率先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这直接让一带一路沿线上9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地版的“支付宝”诞生,面向超30亿人(将近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巨大市场空间。
如今,印度Paytm的用户量从3年前的2300万提升到了2.5亿用户,跻身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中国常见的二维码也出现在印度街头。在韩国、马来西亚、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都已经开始享受便捷支付的红利。
全球战场,是A军团在“流量”方面超车的机会,为什么蚂蚁金服要引入这么多国际投资者?读懂君认为,这其实是一个站队的过程。
股权融资中,融资方能获取的利益是投资方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简言之:你成为了我的股东,我们是利益共同体,那么在你的地盘你就扶持我,不要再去支持我的竞品,蚂蚁金服的竞品是谁?国内谁能成为蚂蚁金服的对手,不言而喻。
如果从格局的角度讲,全球化,是蚂蚁金服又一次抓住的机遇,也是对T军团,展开的最强的一次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