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鼎好到龙泽再到方仕通
晚上七点三十分,位于木樨园的方仕通广场开始闭门谢客,陈旭东如往常一样拿起随身的背包,将当天未完成维修的机器打包带走。这一习惯他已坚持十年之久。
他常说,这些机器就是客户的期盼。将其带回家赶工完成,他才方便翌日如期交付给客户使用。
“差不多十三年了,感觉这辈子只会与手机打交道。”陈旭东的性格很乐观,以至于我们的谈话经常在一片笑声中进行。
陈旭东来自河南安阳,家中排行老大,他的弟弟去年刚刚考上大学。为了培养弟弟,陈旭东只能更加努力地照看好在北京的这摊生意。
早年他在北京共有三家店铺,分别位于鼎好电子城、龙泽手机广场和方仕通,这是北京最早的维修“三角地”。
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战略定位的执行,中关村地区除科贸电子城外,几乎难觅这些商家的踪影,而位于公主坟的龙泽手机广场,也在2018年被彻底关闭。
“很无奈,但也没办法。”陈旭东面无表情地说。从鼎好到龙泽广场再到方仕通,他像一只迁徙的鸟,辗转于可以提供生存的空间。
“这里估计过几年也要腾退了,等退了我只能去开店了。”陈旭东心里很明白,最终只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撤出市场单独开店,二是直接打道回府。但他的选择必须是留在北京,因为弟弟每年的学费需要靠他支撑。
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4智能手机,也正是从此时起,电子产品维修行业才真正被唤醒。
“以前修诺基亚还有摩托罗拉的居多,剩下基本就是山寨机了。”史明伟告诉「子弹财经」,十年前的维修市场仅仅依存于诺基亚品牌,但十年后除了苹果,国产手机品牌相继崛起,“这个市场的盘子突然变大了”。
史明伟和陈旭东一样,也是来自河南,只不过他的从业时间要更久些。「子弹财经」发现,在北京从事维修手机行业的,河南籍的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一,其他人多来自江浙一带。
从以前单一的品牌以及为数不多的型号,到如今眼花缭乱的品牌型号,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苹果在这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实维修体系也是一样。苹果刚出只有苹果的配件,后来到华为、小米、OV乃至于市面上有的手机型号现在全有。”史明伟称,手机的发展带来的是维修技术的发展,做这行的必须要紧跟时代变化。“我每天也都在学习,不能掉队。”
史明伟的工作主要是手机主板级维修,比起屏幕、电池、摄像头等外围部件的维修要复杂许多。这是一个考验耐力、眼力、手力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
史明伟清楚地记得,在他入行从一个小工做起时,也曾修坏过客户的机器。“那会儿刚学成一年多吧。修主板不像修别的,温度、速度都要掌控好。”他的师父并没有过多地责怪他,而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个和其他部件都不一样,下手的每个细节直接决定成败。
十五年过去了,昔日的徒弟变成了今日的师父。但他依然谨记着师父的那番话,时刻提醒着自己。当然,他也更为严苛地培训着他的徒弟们。
“干好干坏全凭一双手,也凭良心。”史明伟常提到“良心”二字。维修行业因为没有标准,鱼目混杂的市场让许多人不敢轻易触碰。
“谁都会被坑过,包括我自己。”说出这句话的人名叫李南,他曾在方仕通打拼六年之久,如今他已搬至石家庄最大的电子集散地——太和广场。这也是他的故乡。
2012年,李南和几位同村老乡开启了他们的北漂生活。那时iPhone 4S正卖得火热,李南曾暗自感叹何时也能够买上一部。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后他竟然和手机维修打上了交道。
“那时候从网上买了个二手iPhone 3GS,有天突然开不了机我就拿去修,结果发现维修的价格太高了。”李南对「子弹财经」说,正好有个同事说自己之前去木樨园修过手机感觉还不错,就介绍给了他。
“到那里真的被震惊了!琳琅满目的手机配件,基本两层都是做这个的。”从那时起,李南决定踏入这个行业。“几乎无门槛,只需打通上游渠道即可解决货源供应问题。”
“前几年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现在查得比较严,工商隔几天就查一次,好几家都关门了,我也是迫不得已撤退回来。”李南无奈地说道。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或“财经365网”微信公众号看财经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