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比特币生态似乎正在回归温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获悉,多家比特币交易平台有关比特币的“提现”功能正于近期逐步恢复;与此同时,今年全球快速兴起的新“数字资产”——以太币也在国内主要交易平台上线。
经历了年初监管层对交易平台的现场检查后,有关比特币一类资产的法理定位和长效监管机制再次被业内高度关注。
日前,央行科技司副司长、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也在针对前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的《数字货币研究》的评审文章中提出,比特币被定义为“准数字货币”更加准确。其名义上为“币”,实质为非货币数字资产。
较2013年五部委发文时将比特币定义为“特殊商品”更进一步,这是监管层人士首次将比特币视为“非货币数字资产”的表达。
在业内人士看来,定义和理解层面的演进,意味着比特币正在获得更大程度的社会认可。
而对于监管模式来说,姚前认为,从制度建设出发,监管层应尽快在法律上给予新型数字资产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这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而监管方式则可采取观察为主的“沙盒式监管”模式展开。
共识货币?
在姚前看来,由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资产,无法有效履行货币的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三项基本职能,其自身尚未具备成为真正货币的条件。
而国际市场中,去年以来势头“凶猛”的比特币似乎却在诠释出更大的“货币特质”。
例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宣布对比特币的货币地位予以认可,并废除以往针对比特币征收的多项税赋;而Steam等线上数字平台也在接受比特币支付。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日本、澳大利亚对比特币的认可,还是部分电商游戏平台接受比特币支付,都是社会接受比特币这一共识不断强化的结果。正如弗里德曼的观点,“货币本质基于共识而并非仅仅是信用”。
“比特币的功能进一步延伸是因为社会对其认可度进一步提高,而这进一步让其货币属性得到强化。”北京一家券商宏观分析师指出。
或许正是这种社会共识的强化,让比特币的价格不断走高。
据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币行数据显示,比特币从年初的6791元人民币/枚上涨至最高19200元/枚,最高涨幅达182.73%;截至6月5日上午9时,其价格仍然维持在17000元/枚上方。
面对不断上涨的币值,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比特币繁荣生态的共识更多基于投资、投机行为产生,其支付功能的应用范围狭窄,因此其存在较高的资产泡沫。
“主要比特币背后没有足够的资产支撑,而币值不断走高也是频繁交易的结果。”北京一家券商分析师认为。
但姚前则在文章中指出,虽然目前比特币的投资属性明显,但其实际“交易比例”并不高。
“数据统计和专家评估结果显示,比特币拿来做交易的比例并不高。”姚前指出,“大部分持有者只是简单持有,交易的比例低于20%。从持有者结构来看,早期的比特币持有者中技术爱好者居多,但从2013年开始,一些非技术人员和机构开始持有比特币。相关经验也表明,新参与者把它作为一项资产去投资,而不是作为交易媒介来使用。”
市场期待长效管理
在共识和认可度不断抬升的B面,有关比特币的监管愈加被社会所重视。
今年5月,一款名为“WannaCry”的计算机病毒席卷全球,由于非实名、监管缺失等原因,比特币成为了黑客的勒索标的,此次事件则进一步引来了市场对比特币监管的关注和呼声。
“其实比特币仍然是中性的,因为没有比特币的时代犯案者同样可以索要黄金、钻石一类不易管控的等价物。”上述宏观分析师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比特币的长效监管也需要提上日程。”
“比特币的交易和传统外汇、证券交易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它的交易是全年无休,7×24×365的。”一位接近交易量排名国内前三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人士也坦言,“在数据储存、系统安全和资产清算上,也大多运用区块链技术,所以对熟悉传统金融生态的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新命题。”
事实上,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资产当前在投资者教育、适当性管理、资金账户体系、杠杆率、业务资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标准缺失和监管空白。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周学东就曾指出,除现有的金融经济法律法规外,我国针对比特币等虚拟商品交易平台的监管规则非常有限。涉及比特币、莱特币等虚拟商品交易平台监管的规范或指引较为缺乏。
在上述宏观分析师看来,考虑到全球货币形态正处于快速变革期,如何对待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资产甚至会对国家战略、金融稳定有着较强的影响,“比特币对美元的全球霸权产生挑战。国家可以借机推进本币国际化,形成多元化的国际结算体系。”
“比特币的监管难点在于它的超主权,只要互联网存在,比特币的共识就很难消失;一国不监管比特币,别的国家也会监管;一国不承认比特币,别的国家却有可能承认。”上述宏观分析师表示,“如果不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尽早勾勒监管框架,可能会在国际间准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较量上变得被动。”
“对比特币的长效监管宜早不宜迟,目前看比特币成为一种创新技术下的全球性资产已经成为一种既定事实。”北京一家PE机构投资经理认为。“而且研究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对比特币等虚拟资产来说,也是长期利好,这会让比特币在一个有明确规则和底线的状态下运转。”
“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姚前亦从制度建设和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发展角度提出建议。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但互联网的标准由美国建立。中国是黄金最大的生产、消费及交易大国,但黄金的定价权却在伦敦。”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比特币研究人士指出,“在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方面,中国曾一度占据话语权,拥有全球最大的交易量,但随后由于监管趋严,日元、韩元市场迅速崛起,同期日本也迅速颁布多种宽松政策刺激市场活跃,一度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国家。”
“如何对待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是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上述宏观分析师认为。
“沙盒式”监管猜想
然而,作为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去中心化“货币”,如何本着宏观审慎的态度对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勾勒监管框架,也一直存在争议。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莫卡特斯中心高级研究员杰瑞·布里托曾指出,正如其他新技术一样,比特币也带来一些挑战。
“在监管层面,当比特币这样一项具有干扰性的新技术出现时,监管者首先要弄清楚它的属性,在现有监管对象中找到同类参照物。” 杰瑞·布里托指出,“比特币具备一些商品的特性,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种‘准数字货币’,但又不是由某个国家发行的。因此,还找不到可适用的对应监管法律。”
早在2013年,国内监管部门就对比特币进行过定位。《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了比特币的性质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201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工作小组进驻比特币交易平台进行现场检查,标志着管理部门对数字资产启动了新一轮强监管周期。
“对于比特币的监管不会‘一刀切’。”周学东表示,“短期来看,我国应当借鉴主要国家的做法,从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角度,对比特币交易及平台运营设置一段观察期,进行动态的监管评估。长期而言,比特币虚拟商品交易平台需实施综合监管。”
而在姚前看来,当前可考虑实施强调观察为主、审慎宽容,但不可任由其大行其道的沙盒式监管。
所谓沙盒式监管,曾在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推出实验,可以理解为,提供一个“缩小版”的真实市场和“宽松版”的监管环境,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对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有序运营。
“这种监管模式首先要区分哪些是金融科技创新,哪些是违法犯罪。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行为允许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上述接近监管层的比特币研究人士称。
交易平台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姚前提出的假设方案中,以监管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产品交易平台为载体搭建监管框架的可能性引起了更多讨论。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应进一步利用比特币交易平台来对比特币进行监管。原因在于交易平台的透明、集中、可监管性,大大降低了比特币持有者之间的交易费用,提升了比特币交易的透明度。
“这个不像股票,理论上比特币是可以场外点对点交易的,但交易平台实际上起到了一个降低场外交易制度成本的作用,同样也提高了交易平台的可监管性。”上述宏观分析师表示,“如果监管层想了解比特币的情况,交易平台的海量数据也将发挥作用。”
亦有投资人士指出,交易平台的存在的确降低了潜在的监管成本。
“交易平台其实是比较容易监管的,如果没有交易平台,这种交投往往会以许多不受控制的地下方式展开,这反而会让监管难度上升。”北京一位资深比特币投资者杨静远表示,“欧美、日本等地的经验是把交易所纳入了监管重点,也就是交易平台既有交投中介的角色,同样也是管理者监管比特币的‘眼睛’。”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coinbase等)、日本(bitflyer等)、欧洲(kraken等)的确都有大型、合规的交易平台配合着严格监管,承担着本国数字资产投资交易中介的角色。
而在姚前看来,以交易平台为抓手,勾勒沙盒式监管也存在一定问题:“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即使管住了代币交易平台,它还可以去中心化地来做交易。”
对于比特币交易平台可能出现的“去中心化”,以及国内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因此姚前也认为,沙盒式监管也离不开国际监管的合作和不同部门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
“随着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未来代币交易平台也可能去中心化,届时单国的监管行动将失去抓手,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尤为重要。”姚前认为。
姚前同时指出,“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体系,在此体系下,很容易产生监管套利、监管混乱的现象,也不符合多元创新特点和测试需要。因此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将其提升到更有效的层次,对于开展监管沙盒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