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5月经济数据,释放出经济稳中向好的信号,部分指标有明显改善趋势。当前物价温和运行为宏观调控提供了良好环境,宏观调控更加精准,力度妥当、时机恰当,为经济持续向好托底。同时,保持整体经济稳定的因素在增加,奠定了经济增长稳定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也在持续增强。
当前宏观经济明显好转,特别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经济运行也更加健康。今年一季度开局良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民生改善扎实有效,也增强了市场信心和企业预期。另外,从金融体系看,治理金融市场所出现的混乱现象将促使金融体系更为健康。同时,加强监管力度,主动挤出部分风险,也有益于稳定当下金融体系。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经济指标不断改善。比如,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市场销售较快增长等,这与今年以来各项经济措施出台密切相关。比如,“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促进民间投资和创新创业等措施,对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促进潜能释放有重要作用。
经济结构不断改善,三次产业协调并进。从数据看,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5%,明显高于去年的51.6%。同时,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善,多样化消费需求引领消费升级,成为当下经济亮点之一。在投资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了22.5%,快于全国投资13.9个百分点。另外,在经济新常态下,养老、新能源、医疗等产业或迎来高速发展期,服务业也有望保持上升势头,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当然,增速换挡是否平稳,也取决于功能转换和结构调整是否能相匹配。
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持续发力,去产能成效显著,工业企业的生产经济状况持续改善,同时,企业盈利状况也在改善。未来需坚持构建长效机制,使得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全面制度改革,不断释放经济社会潜力,中国经济会更加平稳进入可持续性增长平台,也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从我国近年经济增速来看,虽然呈现放缓趋势,但内生动力依旧强劲。随着经济发展,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我国经济结构也将在调整中不断优化,有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改革也仍有空间,国企改革、财税改革等对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非常有利。
长远来看,中国经济仍需转型升级和不断创新。从微观层面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需不断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利用政府为企业提供的各类政策和资源支持,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层面看,要不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采取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有效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向好之下也要看到,国际和国内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在现阶段,仍需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扩大内需和推进相关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