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品牌
11月11日中午之前,如果你在淘宝上搜索过“无印良品”或者“MUJI”,会发现跳出来的默认天猫店铺是一家“无印良品旗舰店”——它并不是那个全球知名的日本杂货品牌,而是一家国产的 “山寨店”,而正主的名字叫做“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
只要是不熟悉无印良品MUJI品牌的消费者,就很难分清两者之间的差别:店名都是“无印良品”,卖的货物品类高度重合,就连设计风格和色彩使用都相差无几。随便翻看国产品牌“无印良品旗舰店”的商品评论区,都能轻易看到被误导的用户留言“根本不是日本的无印良品!山寨的!”
当天下午,36氪向阿里巴巴方面反馈,随后经过平台治理部门,该“山寨店”不再显示在默认搜索结果首页。
既然是很明显的“搭便车”行为,为什么阿里不直接下架封杀?尤其是在双十一这么重要的时间点,所有的流量都寸土寸金,为什么还让山寨店一度获得了比原创品牌还好的位置?
事实上,这个国产山寨无印良品目前确实是合法经营,与日本无印良品品牌的法律纠纷也仍然在漫长的上诉过程中,几起民事、知产官司,双方各有所斩获。关于商标“无印良品”在中国境内的使用,司法还未有定论,购物平台不便太过越俎代庖。看起来更像是山寨店投放了广告,或者用不完整的法律文书得到了平台认可,而另一边的正牌店却没能在双十一之前及时拿出应对策略。
从实际情况来看,作为平台的阿里,在遇到有投诉时的反应,还算比较迅速。但要想进一步保护原创品牌合理权益,就需要更早越过广告,在法律底线之上进行主动治理。
从最实际的角度来说,阿里要想继续维持平台式的高增长,也必须得到无印良品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的支持。
十年双十一,天猫脱胎于淘宝并逐渐壮大,这个中国最大的购物节,一直是国际品牌的主战场。历年双十一,成交金额最大的几大品类里,女装、男装、手机、美妆、运动户外,大多数都由成熟的国际知名品牌占据着前排,优衣库、苹果、兰蔻、耐克。虽然近两年的国货运动使一些国产品牌涌现出来,增速很快,但从体量上来看,仍然是国际品牌在贡献着最多的GMV。
包括阿里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在今年遭遇了增速下滑的挑战。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不久前的Q3财报中解释增长放缓时曾称,原因之一就是与宏观经济有关。天猫总裁靖捷就天猫实物GMV和佣金收入增速下降的问题亦曾回答36氪,天猫的增速受到经济环境影响,但仍然领跑行业。
双十一后,天猫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共有237个品牌单日成交破亿,而去年是167个,增幅达到42%。此外,苹果、小米、华为、美的、海尔、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共8个品牌单日成交超过10亿。
在贸易摩擦不断、未来不确定性加强的同时,中国更需要扩大开放、增加进口,深度参与进国际市场分工中去。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公司,将越来越多承担这个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