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章馨),杨灵修:中信证券股票策略分析师,元瑞银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演讲的题目为《离岸市场的在岸化》。我们看到未来的三年,A股、港股市场的融合会成为我们HK/China市场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
一、"互联互通"下的A/H两地市场融合--未来3年,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新格局
看这张图,这是我们过去两年发生的事情,国内投资者南向买入股票,这是根据中信的行业分类,港股通持股比例超过5%的板块已经占到所有板块三分之一,接近二分之一。
中信证券是国内第一家推出A+H跨两地市场分类的券商,这也是我自己在中信自己主导一个项目。
我们为什么会做这么这一行业分类?第一就是我们过去看到非常多的机构投资港股类的一些产品;第二为了解答各位一直问我的一些问题,时常很多人问我,现在A股和港股都可以投,这二者之间的对比是怎样的?比如机械行业,A股港股的盈利增速、估值、PE、分红这些是怎样的?哪个高哪个低?大家可以来问我,也可以直接通过行业分类做数量的分析,我们都通过一些数据库终端免费向投资者提供。
那回到之前,我们看到行业里面有三分之一的行业,国内投资者持股的比重已经超过5%,这里面有些结构性的分化。比如我们看到几个比较大的板块,例如有色金属板块,其实里面有些个股持股比例已经超过20%,像洛阳钼业、紫金矿业。还有非常典型的汽车板块,国内投资者对汽车板块里面的长城、广汽,持股比例已经超过25%,但是比如吉利市值比例非常大,所以虽然国内投资者买了非常多的吉利汽车的,但整体持股比率是大概在10%左右。这就是板块内结构性分化,如果我们简单地看一个粗略的数字,比如国内投资者在香港持股数总体在5-7%,但是在个股方面,有些持股算是非常高的。
国内投资者布局港股,对香港整个二级市场的生态都产生一个深远的影响,我们把这个影响概括为一句话,叫做离岸市场的在岸化。这种离岸市场的在岸化会对它本身的投资的逻辑产生一些变化,如果要展开来谈的话,可能要花非常久的时间。如果简单地看他表象是什么?是一个估值中枢的提升。但这背后是投资逻辑的变化,我简单用两句话概括离岸市场的在岸化。
第一就是典型的香港投资者,从一个单纯对企业盈利周期变为看更长的中国产业发展周期判断。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买一个股票,不但要买未来一到两季度的盈利,我们买一个股票更多需要一些情怀,买一个公司未来的五年。这是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变化的第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的尾部风险、破产风险的容忍度在下降。其实过去的离岸投资者看到中国的国企的负债率很高,大家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如果这个市场是在岸化的市场,大家对他的容忍度会变高高。未来三年,我们会持续看到的变化的发生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