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美联储缩表的原因:货币政策正常化、减少扭曲
美联储之所以要缩表,有如下五方面原因:
原因其一,资产规模过于庞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为应对危机开展了三轮QE操作,使得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金融危机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仅约9000亿美元,当前则高达近4.5万亿美元,绝对规模扩大了近4倍。金融危机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GDP比值约为6%,当前则超过23%。
原因其二,量化宽松本来就是为了应对危机而采取的“非常规”举措,当前美国经济已经复苏趋稳,退出量化宽松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上议事日程。
原因其三,宏观经济结构的长期变化(低通胀、生产率低增长、人口缓慢增长、低利率)意味着资产负债表调整在未来可以成为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从这个角度而言,及早进行缩表操作也是为日后有需要扩表时争取空间,预留“后手”。
原因其四,美联储希望在恢复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上采取更为稳健的策略,而加息、缩表相伴进行是更优的选择。在经历了2015和2016年两年延缓加息之后,美联储希望加快加息进程。但如果过快加息,则会给美元汇率造成过大的压力,一来不利于美国出口,二来可能打压通胀。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暗示年内仍有加息一次,CME“美联储观察”计算的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从会议前的53.3%上升至73.4%。加息缩表相伴进行,或为美联储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空间,增加灵活性。
原因其五,持有过量国债和MBS超出了美联储实施常规货币政策的需要,尤其是持有大量MBS无形中干预了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造成扭曲。当前美联储持有美债规模为2.47万亿美元(主要为中长期国债、短期国债降至0)、占比为54.7%,持有MBS规模为1.78万亿美元、占比39.3%。缩表是减少扭曲的需要,这是美联储目前的主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