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就在寿险市场上理财型产品大行其道、鏖战正酣,中小型公司保费规模排名节节飙升的当口,董事长万峰掌舵下的新华保险却毅然选择“压缩趸交业务,着重发展期交尤其长期期交型业务”的战略转型。
2017年第一季度,新华保险保费收入372.51亿元,其中,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91.73亿元,同比增长46.86%,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为75.52亿元,同比增长78.42%;趸交保费同比下降34.23%。银保渠道首年期交保费29.63亿元,同比增长49.6%,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同比增长65.67%;趸交保费同比下降99.84%。
按照新华保险“两步走”发展战略,今年内该公司将完成转型,调整业务结构、夯实发展基础;在2018-2020年进入发展期,形成新的发展态势。
新华保险逆势转型的背后,透着“铁腕掌舵人”万峰对中国寿险市场发展的理性判断。近日,万峰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详细阐释了他对未来寿险市场发展方向及寿险产品创新的颇多思考。
他认为,尽管我国寿险行业已经发展了35年,但中国寿险业的大发展时代才刚刚开启。“新国十条”的出台,为寿险产品创新和行业大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中国寿险业将迎接几十万亿的市场。“未来20年,中国经济虽然进入新常态,但中国寿险业一定是快速发展的态势。”
“各个寿险公司不同的经营战略,决定了不同的产品创新方向,没有千篇一律。但总体而言,寿险公司还是要‘种自己的地,耕自己的田’,回到保险保障的本原,即回到养老、健康、医疗、寿险和意外险五大业务领域。产品创新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才能持久,同时寿险公司还要重点培育品牌产品,靠品牌取胜。”
多年来,万峰一直坚持寿险业应“回归保障”的理念,认为只有保障型业务才是保险行业的立业之本,才是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回归保障,保险才有不竭的生命力。而且他知行合一,敦行致远。
我国人均有效保单仅0.09张
《21世纪》:在去年理财型产品如火如荼的环境下,新华保险却坚持回归保险本原,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这是基于哪些判断?
万峰:我认为寿险回归保险本原,就是要坚持体现保险保障功能。寿险能够提供给个人的保险保障主要体现在“生、老、病、死、残”五个方面。在“生”的方面,寿险公司发展短期储蓄型、理财型保险,帮助客户资金保值增值,其功能与银行、信托、证券、基金大同小异,本质上是在与这些金融机构争夺资金,但保险业在这方面其实没有优势。
举个例子,客户的100块钱,在银行按照这个本金计算利息。但保险产品则要扣除佣金和公司费用,剩下的准备金或账户余额才是用来计算“利息”的。虽然理财型保险产品看上去回报利率或结算利率较高,但在保险前期,准备金或账户价值(余额)一般低于保费(本金)。实际上以“本金”为基础的回报率低于银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