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理财属性上,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竞争力并不强。而另一方面,保险业有年金产品、精算技术,我们真正有优势的在养老保险领域。而“病、死、残”这些领域更是保险业独有的。
《21世纪》:你如何看待我国寿险市场的基本现状?
万峰:从国际上看,寿险有三个重要指标——保费、保单件数、保险金额。保费指标反映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保单件数反映保险的覆盖面,保险金额反映保障程度。后两者才能反映保险的社会保障水平。
按照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截至去年6月30日,我国有效保单1.7亿张,有效保险金额6.83万亿元。如果按13.5亿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有效保单只有0.09张,而美国是0.87张,日本是1.57张,韩国是1.65张,台湾地区是2.4张。我国寿险的单均保额折合人民币为3.95万元,而美国是50.9万元,日本是39.2万元,韩国是18.0万元,台湾地区是13.7万元。再看寿险人均保额,我国是0.5万元,美国是44.3万元,日本是61.6万元,韩国是29.7万元,台湾地区是32.8万元。
这些数据显示,我国不仅保险覆盖面非常低,即只有约9%的人拥有商业人寿保险,且保障程度非常低,人均保额只有约五千元,还不足一个普通文员一个月的薪酬。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寿险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保监会监管参考总第918期《我国内地与国际主要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产品对比研究》中披露,国际发达寿险市场主要业务是普通寿险、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这三类业务合计占比美国是100%,英国是99%,日本是100%,香港地区是85%,而我们大陆只有37%。因此,我认为,我国寿险业真正的市场在“生、老、病、死、残”业务领域,与国际上寿险市场相比,这些还基本处于刚刚开始开发,有些甚至还处于未开发阶段。
《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你认为寿险市场未来还有高速发展的空间吗?
万峰: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规定》,被行业称为“新国十条”。其中的第二条(四)提出:“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商业保险要逐步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保险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养老健康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保险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
我理解,这段话已经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即保险行业的职能要从“社会保障的补充”转变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保险行业地位要从社会保障的“配角”转变为“主角”,保险行业责任要从单一的保险责任转变为更多的社会责任。
更重要的是,“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政府要用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目前已经出台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和即将出台的个人养老保险递延税政策,都是落实“新国十条”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