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免流软件”运营商流量被盗用

“免流软件”运营商流量被盗用

2017-06-09 09:20  来源:每经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每经网

“运营商有很多定向业务是免流量的,比如访问网上营业厅不扣流量费,跟部分互联网公司合作的音乐、视频、直播业务也可以无限流量访问。”在南方某省高校就读的滑小稽(化名)曾经是一名“免流”从业者,“对很多人来说,流量还是太贵了,所以就有人研究这些无限流量业务。然后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代码,把上网行为伪装成各种定向业务,运营商的系统就会把你的正常上网纳入无限流量业务规则,不扣流量。”


2016年,滑小稽因为“流量太贵”开始自己搭建免流应用,后又在部分QQ群中共享了这款软件,“有50-80个学生用了这个软件,每个月使用流量总量约200-300G。”滑小稽告诉记者:“并没有什么门槛,唯一的成本就是在腾讯、阿里上买的云服务器,代码很多论坛都是公开免费的,很多人都可以做。”2016年,免流软件大规模爆发,初具规模的软件供应商甚至通过QQ、淘宝、百度贴吧公开招募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加盟。

不过,滑小稽告诉记者:“2016年底,三家运营商突然封了很多线路,一大批小的免流软件都死掉了。”但是,仍有一批具备技术实力、与运营商不断攻防的软件活了下来,“他们能根据运营商的规则变化调整自己的代码”。

目前,QQ群中有接近200个关于免流软件的交流群,多次封杀免流软件的淘宝上,仍有70余家相关店铺。统计多个渠道,购买APP者每月需支付10-30元即可实现不限速的无限流量,多个免流软件甚至打出了“与运营商合作”的旗号。

免流攻防战

免流历史已经超过10年,几乎伴随着整个流量业务的发展历程。2G时代就曾出现多种更改浏览器的技术,以实现免费上网。不过,2G时代流量业务普及率较低,免流发挥空间有限。

3G时代,流量业务迅速普及,而3G初期高额的流量费用则刺激了一批极客研究、拓展免流软件。多个关于免流话题的网络论坛相继出现,相应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并相互共享。时至今日,此类论坛已经超过30个。

3G时代时已经出现每月免费使用几十G甚至上百G流量的消费者,这也引起了运营商的注意。运营商随即开始对此类“流量欺诈”行为进行封堵。

但是,免流技术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越了运营商的封堵力度。云服务器的普及、APP的便捷操作,使得免流技术从专业人群向普通消费者扩散,甚至毫无技术基础的消费者也可以自建免流服务器。记者尝试在腾讯云开通云服务器,并根据论坛共享的代码尝试搭建免流代理,在不到两个小时时间里成功实现免流。而在淘宝上,搭建一个稳定、长期维护的免流服务器,成本也只有50元。

2014年以来,自中国联通与搜狐视频合作推出定向无限流量之后,各种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之间合作推出的免流量业务陆续问世,目前,腾讯、阿里、微博、乐视、哔哩哔哩、爱奇艺、今日头条等公司均与运营商合作,用户通过移动网络访问此类公司业务时不产生流量费用,同时,运营商本身的天翼视讯、移动咪咕等互联网公司也存在多个免流业务。

与此同时,可供免流软件伪装的“端口”也越来越多,以一款名为“小叶流量”的免流软件为例,2017年5月29日,该软件的ios版本更新了646个免流线路。

目前,业内并不确定此类免流软件的扩散给运营商带来的具体损失金额。但是,各大论坛时常有用户晒出月使用流量50G的截图。相比之下,2016年,中国移动移动全网用户月均使用流量只有697M,平均每M流量产生收入约0.05元。

反欺诈缺位

“运营商确实在不断打击这些免流线路,也处罚过一些非法牟利的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过,从海量流量里面筛选出这些异常访问,本身需要的工作量非常大,又没有直接的KPI考核,所以打击效果一般,只能看着别人薅羊毛。”

反欺诈,几乎不被列入运营商的KPI之中。一位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反欺诈需要靠业务支撑实现。但免流造成的业务损失,不论是否能挽回都不会算到业务支撑部门的考核中,所以动力不足。相反,如果为了弥补漏洞对系统进行版本升级或者改动,一旦出现话单延迟、计费错误或者影响正常业务,就都要算到业务支撑部门的头上。”

事实上,并非只有免流软件在吸血运营商。三大运营商均推出过流量银行、流量800、爱流量等平台,通过多种活动向用户赠送流量,每次、每用户赠送流量从几十M到数G不等。但是,从2016年以来,此类流量大多落入羊毛党团队账户,后者在各大QQ群等平台进行流量倒卖盈利。

在微信搜索“流量交易”,提供流量买卖的公众号接近20个,以排在首位的“流量买卖吧”为例,其平台出售三大运营商全国各省流量,1G流量售价约15-20元,低于官网售价的30%。

而事实上,“运营商很容易可以识别出这些羊毛党用户,这些手机卡往往不是装在手机里,基本都是养在猫池(一种养卡设备)中,频繁开关机、没有正常通话行为、都是极低月租的套餐,根据这些数据,根本不会产生误判”,多位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但是,一旦识别出来、做出处理,那么就意味着用户数量会大量减少,从用户流失率的考核上,各省公司可能宁愿睁只眼闭只眼,也不愿意把它们揪出来。”


标签流量 运营商 盗用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