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中的经济下滑“滞后”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了。
继4月的经济数据初显放缓之势,刚刚公布的5月宏观经济数据则显示经济仍有继续放缓迹象:虽然工业生产和消费保持平稳,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首次出现回落。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均出现下滑,但制造业投资出现小幅反弹成为亮点。
就此,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虽然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依然是温和可控,因为外需改善的因素依然积极。”在他看来,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可能在下半年都难有作为,因此制造业投资成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键。
“近期政府加大了针对实体经济的减税力度,希望能借此拉动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从而降低因为房地产投资下滑和基建投资疲软造成的稳增长压力。”他说。
房地产投资或继续下滑
“稳”——这是5月经济数据传递出最重要的信息。
月初公布的5月制造业PMI指数与上个月持平于51.2;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也分别与4月一致。按美元计,中国5月出口同比增长8.7%,进口同比则增加14.8%,略超出市场预期。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仅有投资增长出现了略微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前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比1~4月回落0.5个百分点。同期,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比1~4月回落2.4个百分点至20.9%。而主要基建投资行业,包括水利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道路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投资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对“稳增长”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投资下滑,市场是否需要担心呢?
“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还会继续回落。”章俊表示,“鉴于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连续第三个月放缓,加上房贷政策及利率近期有收紧的趋势,再加上金融去杠杆对开发商的融资可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到,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比1~4月下降了1.5%,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1~5月累计同比增速比分别回落2.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这或显示开发商拿地热情正在下降。
在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之后,资金正成为约束房地产“突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108家房企新增融资额为579.69亿元,同比下跌45.3%。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环比下降29.67%;受债市波动影响,房企的票据、债券发行额缩量明显,环比下降49.9%;同期海外发债额为零。
“房企资金面的压力或开始增加,这会对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形成一定的羁绊作用,所以此时投资步伐不太会像前几个月迈大步,适当会放缓;从后续趋势来看,若资金压力继续增大,部分房企会转向并购市场而非招拍挂市场,这时投资增速也会继续放缓。”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记者表示。
不过,他也指出,随着各地供地计划的公布,预计后续供地量还是会增加,这会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一个持续的市场保障。使得房地产投资的增速有望保持在 5%左右。
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是决策层纠偏经济结构性矛盾诸多努力的一个缩影。随之而来的房地产投资的下滑显示了这种调整的“滞后”效应开始逐步显示。考虑到当前正在进行的金融去杠杆等纠偏行为,后续的经济能否“稳增长”依然存在挑战。
刚刚公布的M2增速首次低于两位数在这一背景下引发市场关注: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联讯证券分析师陈勇认为,二季度是经济和政策的蜜月期:一方面,一季度经济较为强劲,使得政策的收紧和金融去杠杆的推进更有信心;另一方面,虽然经济动能在走弱,但仍保持着一定的惯性,二季度经济整体的下滑会较为温和,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仍会维持6.8%。但他同时指出,随着政策继续收紧和去杠杆的延续,下半年经济才会迎来真正的考验。
章俊则对记者表示:“外需改善的因素依然积极,而海外需求复苏会引导年内出口延续恢复性增长,对中国经济起到一定的支撑。目前央行通过‘收短放长’等操作,在推动金融去杠杆的同时,尽量呵护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整体冲击不是很大。”
央行6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9%,高于预期目标;M1同比增长17%,总体仍保持较快增长,且从M1增量结构看,单位活期存款较上月多增5646亿元,显示企业用于支付的流动性比较充足。
制造业投资受鼓励
虽然基建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出现下滑引发市场担忧,但制造业投资的出现小幅反弹依然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官方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出现小幅反弹,相比4月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至5.1%。“5月制造业投资反弹,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基数较低,另外工业企业因为前期淘汰落后产能,而近期产能利用率提高导致企业有设备更新升级的需求。”章俊说。
如果将观察的周期拉长,这一轮制造业投资逐步复苏的源头可以回溯到2016年下半年。PPI价格同比增速与制造业投资增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且PPI增速还具有领先性,体现为投资的滞后性,实体经济是看到价格的回升、盈利预期的改善才追加投资的。
“未来投资意愿还要看需求端的走势,目前来看二季度需求还是整体平稳,但下半年还是有待观察。”章俊说。
除了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收缩,基建同样面临放缓。尤其财预50号文、87号文对地方政府融资、购买服务等具体规范从严后,基建投资也将受到更多制约。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信号也透露,决策层鼓励企业投资拉动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从而降低因为房地产投资下滑和基建投资疲软造成的稳增长压力。
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政府加大了针对实体经济的减税力度。6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今年已出台4批政策减税降费的基础上,从7月1日起,再推出一批新的降费措施,预计每年可再减轻企业负担2830亿元,合计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万亿元。
稍早的4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包括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及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
对此,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赵伟指出,近年来,我国大力实行减税降费政策,旨在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盈利水平、改善经济结构。从结构上看,年内减税降费政策重点利好小型企业,有助于中下游及出口导向型小型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同时,受益于出口趋势性回暖,年初以来部分出口导向型的小型企业景气度提升较快;同理,2月以来,官方制造业小企业PMI指数连续第3个月回升至5月的51%,景气度持续扩张向好。
记者获悉,除了减税之外,未来制造业还可能会获政策“组合拳”支持。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透露,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超过20%,一系列吸引外资举措即将推出,包括发布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深化自贸试验区外资领域先行先试。
章俊对记者表示,“政府支持制造业的组合拳或还包括产业引导基金,提供贷款融资便利,加快和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