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彭 金苹苹 ○编辑 长弓
近期A股市场持续低迷,个股“闪崩”现象频频出现。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和基金专户产品被迫降低仓位、净值跌至平仓线等因素,是导致此次个股大面积“闪崩”的主要原因。
但有信托业人士认为,虽然个股“闪崩”再现,但此次诸多资管计划的平仓仍属于正常情况,无论是涉及的账户数目,或者说杠杆水平,当前的行情走势与平仓情况远未到2015年清理配资时的程度,市场不应过度恐慌和解读。
个股“闪崩”有多种原因
近期A股市场下跌呈现加速迹象,盘中“闪崩”个股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以5月23日为例,洪汇新材、西部资源(600139,股吧)、农发种业(600313,股吧)盘中直线下挫,股价快速跌停。随后,朗迪集团、百傲化学、艾迪精密和大唐电信(600198,股吧)等股票也加入了“闪崩”大军。
查阅一季报可以发现,不少“闪崩”股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都出现了信托计划、资管计划或基金专户的身影。以多喜爱(002761,股吧)为例,截至一季度末,华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融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合计持股1657.4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达28.1%;华宝信托旗下两只信托计划合计持股337.4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5.72%。
东方财富(300059,股吧)Choice数据显示,在5月23日跌停的113只股票中,有28只个股今年一季报披露的十大流通股东中含有信托计划,10只个股的十大流通股东出现了基金资产管理计划。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A股大面积“闪崩”,很可能跟产品被迫降低仓位有关。在其看来,若某机构“押错了宝”,股票连续阴跌,就很有可能触及持仓上限,然后不计成本卖出。另外,部分结构化产品净值达到平仓线,也是导致下跌的元凶之一。
记者查阅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计划的最新净值发现,在今年5月披露净值的335只产品中,有131只产品跌破净值,占比近40%。其中,净值在0.8元以下的产品达到18只。
与2015年时情形大不相同
“最近市场中部分中小盘个股下跌幅度较大,确实有不少证券类信托产品平仓。”说起市场关注的“闪崩”个股,某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并不避讳。
据该人士透露,此次市场关注的“闪崩”事件中,之所以出现较多的信托产品,主要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大量券商资管计划转移至信托通道有关。
根据《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控指标指引》(征求意见稿),以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资管业务被监管要求大幅“降杠杆”,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此前开展的通道业务面临全面收紧,大量配资类业务也由此转入信托渠道。
“部分信托公司去年下半年开始发力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当前相关产品的存量规模较大,因此出现了媒体报道中所说的"闪崩"股背后出现信托计划的情况。”前述人士表示。
而另一家信托公司高管则向记者表示,虽然出现了部分市场人士口中所称的“恐慌性闪崩”,但其所在公司被平仓的产品所涉及的优先级委托人均没有损失,而且与2015年市场大跌众多劣后账户被平仓时出现很多投诉不同,此次劣后客户也没有投诉。因此在其看来,所谓“闪崩”背后的平仓其实属于正常情况,市场无需过度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据记者了解,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即便在盘中出现了一批迅速下跌的个股,但当前市场的情况与2015年清理配资时诸多账户被平仓的情形大不相同。“不论是涉及的账户数还是恐慌情绪,都不一样。”某市场人士表示。
前述信托公司高管也透露,此前由于监管层严格规定了结构化配资产品的杠杆比例,目前优先级与劣后级的资金比例最高不能超过2:1。故而从杠杆水平来看,当前市场的杠杆比例也没有2015年时高。
对于后市而言,尽管当前指数依然在低位震荡,但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A股市场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出现大幅下挫,其实已经对诸多利空进行了充分释放。在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看来,虽然监管趋严是趋势,但市场当前的表现却有点反应过度,因此短期内存在反弹动能。
吴照银指出,当前二级市场的投资再度回归价值,业绩成为当下选股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以中小板、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仍面临较大的估值压力,当前的“一九”行情仍将延续,具备业绩基础的蓝筹股也将继续受到机构青睐。他认为,当前的投资策略仍是买入有业绩的白马股,其特征为三个“二”:即市盈率20-30倍;每股盈利增速20%-30%;市值大约200亿元—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