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ST运盛“踩雷”

*ST运盛“踩雷”

2017-05-25 17:05  来源:证券时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证券时报

     致力于布局“互联网+医疗+金融”的*ST运盛(600767),一不小心就在外延收购的路上“踩雷”。

  5月23日晚间,*ST运盛披露哲珲金融(于2016年收购)日前向司法机关报案,后者实控人之一张金如因涉嫌快鹿集团集资诈骗案件而被司法拘留;同时,哲珲金融法定代表人郭虹因担心牵涉张金如案而远走香港,并带走了公司至少1000万元资金。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ST运盛对哲珲金融的这笔投资已告失败。一方面,随着P2P行业公司估值的下降,上述投资的公允价值已经下跌。2016年期末,已有专业评估机构对哲珲金融重新估值,计提了相应减值准备620万元。另一方面,实控人有的涉案有的出走,也使哲珲金融陷入“群龙无首”状态。

  记者从哲珲金融旗下的主要平台合拍贷看到,平台已于5月22日发出暂停运营公告,其中指出,“针对目前公司出现部分逾期情况,公司对现有资金、资产、债权、债务进行了封存盘整,目前做出暂停运营公告,对于投资人的本金暂停处理……平台已经暂停项目发标,同时对于已发出的所有项目的资金状况进行盘点,梳理现有平台账目。”

  *ST运盛对哲珲金融仅系财务投资,以获取中短期财务价值为目的,并不会参与哲珲金融日常经营管理。该案例至少可以折射出上市公司财务投资三大律条。

  首先,“事为先”与“人为重”缺一不可。

  这笔投资中,*ST运盛对两者的把握都难言到位。“事为先”方面,收购洽谈与敲定之际,正是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阶段,行业亟待监管规范,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思路下,国家对P2P行业监管严格化趋势成形,不少互金企业面临阵痛,而*ST运盛显然缺乏对行业的深刻洞察。

  “人为重”更是应该汲取的教训,早在2016年,就已有媒体对哲珲金融实控人或涉快鹿集团风波进行了报道,而*ST运盛对“人”的忽视,尤其是对实际控制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复杂性防范不足,直接导致了踩雷悲剧的出现。

  其次,需高度重视公司治理。根据哲珲金融向司法机关报案全文,哲珲金融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

  例如,2017年5月19日,郭虹只是通过微信方式,便可以对财务作出指示,要求其做个过账手续,让财务将募集的资金669万元(入账企业为公司旗下企业中鑫汇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打给她,她再打回来;并利用职权压迫,使财务最终转款。

  对于中国部分民营企业来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缺乏有效权力制衡和公司合理治理的情况,上市公司在进行投资或并购时,尤其在无法参与被投企业日常管理的情况下,须对此高度重视。

  再次,长远谋划须与尽调到位相结合。虽然此笔仅是财务投资,但*ST运盛的筹谋不可谓不长远。2016年收购哲珲金融时,*ST运盛认为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根据公开资料,*ST运盛当时计划是,入股哲珲金融,将激发哲珲强大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大医疗、大健康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而在未来,*ST运盛还可以围绕云端saas技术,与哲珲金融共同提供医疗供应链及场景消费金融产品,全方位完成互联网医疗布局,形成互联网+医疗+金融的新生态。

  但美好的愿望最终成为奢侈的空想,主要还是与投前的尽职调查和投后的投资管理没有做到位密切相关。可见,长远谋划与尽调到位如同车之双轮,任何一方的轮空,都会导致航向的偏离,甚至跌入阴沟。

标签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