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针对5月制造业PMI数据发布报告认为,PMI高位企稳,货币政策微调,监管协调2.0支撑中等级别的“股债双牛”行情。
中国5月官方制造业PMI 51.2,预期51,前值51.2。中国5月官方非制造业PMI54.5,前值54。
邓海清认为,5月中国经济企稳态势明显,5月官方制造业PMI 51.2,与4月PMI维持不变,且处于2013年以来的历史高位,同时,5月非官方制造业PMI 54.5,同样处于较高的中枢水平上,再次验证中国经济走稳的局面。
此前,由于4月官方制造业PMI从前值51.8的高位回落至51.2,引起了市场关于经济回头转向的担忧,但5月制造业PMI并未出现进一步下滑,印证了之前我们的判断,4月制造业PMI的回落仅是前期过高水平的回落,从目前监管情况看,依然长期看好中国经济L型走势。
分项来看,5月PMI细分项指标环比走稳,反映中国实体经济动力仍然充足。5月制造业PMI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指标均企稳,并出现一定回升。值得注意的是,5月产成品库存大幅回落,从4月的48.2大幅下滑至46.6,此前市场认为这一轮库存逐渐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5月的产成品库存大幅回落,被动补库存对经济的压力大概率将会消退。整体上,5月PMI细分项走稳明显,且库存压力大幅下降,反映出5月经济开始进一步走好。
5月制造业PMI高位走稳,邓海清认为能反映出目前经济的三大亮点:一是中小企业活力增强,数据上看,5月中型企业PMI54.3,前值51.9,5月小型企业PMI52.3,前值50.3,反映出中小企业活力足,微观上中小企业的PMI大幅回升更能反映出经济动力的走好;二是消费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的拉升较投资的拉动,更加能反映出经济结构上的好转,此次消费PMI的大幅上行,反映出5月经济结构的好转;三是企业预期乐观,数据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6.8%,今年2月以来该指数一直快速下滑,但是5月该指标出现回升,表明企业对生产经营企业开始见底改善。因此,总体上,无论是中小企业PMI、消费制造业PMI,还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的回升,均能反映出经济在总量上、结构上都出现了一定的好转。
邓海清认为,5月PMI价格指数回落,再次验证PPI拐点。一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价格大涨效应在逐渐减弱,使得价格指数的高位回落,二是国外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同样拉低了5月PMI价格指数。数据上看,5月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49.5%和47.6%,分别比上月下降2.3和1.1个百分点,由于PMI价格指数与当月PPI环比数据相关性较高,5月PMI价格指数的走低,意味着5月PPI同比面临进一步下滑。因此,5月PMI价格指数回落,将进一步确认中国工业价格指数的高位拐点已现,同时未来下滑速度将会逐渐减缓。
从监管态度看,新的监管协调态度已经逐步明确,对经济负面影响降低。政策层开始对于监管协调定调是各监管部门一起紧,但监管协调2.0则开始强调监管政策的节奏和关注对市场的影响。2016年四季度以来,货币政策由稳健略偏宽松转向为稳健中性,同时,2017年3月以来金融严监管的不断超预期,金融市场的大幅走弱使得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不断抬高,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不过,2017年央行一季度的货币政策边际放松表态及5月下半旬的资金紧张局面大幅好转、央行提前表态关注6月资金面问题,表明“监管协调2.0”已经从预期变为现实。总体上,邓海清认为,随着3月严监管及资金面过分紧张因素的消退,经济将重回“新周期归来”的正轨。
对于股票市场,5月制造业PMI数据的走好,再次验证经济的持续走稳,再加上证监会减持新规维稳态度明显,股市有望走出前期持续下跌的局面,回归长期健康牛的趋势。
对于债券市场,基本面因素并不支持债市持续下跌,债市的影响因素一是监管政策导致的配债需求下降和委外赎回,另一个是对于6月资金面的担忧。从目前监管政策变化看,央行对于维稳资金面的态度非常明确,这是超市场预期的利好因素,这一预期差将导致债市上涨。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配置情况,尽管债券有配置价值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但债券配置需求迟迟没有释放,相反委外赎回不断加剧,这一情况能否随着长期资金成本预期回落而有所好转,是债券市场能否持续上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