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1987年,中国首家券商特区证券成立时,金融街还是横七竖八的胡同,窄的只容两辆自行车错车。胡同两边是灰色院墙,四合院与大杂院混杂。中国银河便坐落于学院胡同旁,金融大街35号的国际企业大厦,紧邻央行。
十年前的2007年,上证指数创下6124点的历史新高,美好时光停留在投资人和券商金融人士心中。
对许多中小券商而言,中国银河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它的实际控制人为汇金,它的经纪业务不仅雄霸一方,投行等业务也在行业内口碑极佳。但十年后,除了营业部数量仍然占据国内第一的宝座,这位昔日的贵族在行业内日渐沉默。无论是经纪业务市场份额,还是投行、资管,甚至研究所,都在被昔日的后辈赶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所以选择中国银河作为样本,与公司经纪业务在行业中仍然很高的地位有关,也与公司转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有关。对于这位沉默的贵族,改革和转型的重任,迫在眉睫。
经纪业务逝去的十年:从老大到老三
提起券商经纪业务,也许很多人会想到现有老大华泰证券,或是打响互联网经纪业务第一枪的国金证券。
你是否还记得中国银河,和其曾在经纪业务上留下的荣耀时刻?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银河市场份额达到6.94%;高出第二名国泰君安0.56个百分点。2007年大牛市,中国银河的股基交易总额达到3.01万亿元,高出第二名国泰君安约15%。
到了2016年,中国银河经纪业务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2016年年报第19页显示,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公司股票基金交易总额行业排名第三,市场份额4.84%;公募基金分仓收入行业排名第六,市场份额4.19%。截至2016年末,客户托管证券总市值人民币2.51万亿元,市场份额7.42%,行业排名第二。
也就是说,十年时间,中国银河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丢失超过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收入仍然严重依赖于经纪业务。年报显示,中国银河2016年实现经纪业务收入99.51亿元,同比减少52.23%;在其总收入占比中达到75.17%。
超过75%的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129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79.94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1052.95亿元,由此估算,经纪业务占比约为32.10%。
如果事实应验了中信证券的测算——到2019年,经纪业务利润将趋近保本线,那么中国银河势必将面临比同业更大的压力。2016年公司经纪业务毛利率为50.28%,同比仍然增加1.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2017年1月的招股说明书中,记者发现公司已经对于经纪业务占比过高的风险进行了提示:“虽然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其他业务领域,但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证券经纪业务仍将是本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无法继续维持并扩大证券经纪业务规模和优势,这种对证券经纪业务的高度依赖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务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原因:佣金率过高
而一份来自券商的研究报告,似乎揭示了中国银河经纪业务下滑的原因:过高的佣金率。据东吴证券的统计,2016年四季度,佣金率的行业平均水平为0.0347%。华泰证券净佣金率为0.0168%,显著低于0.0347%的行业平均水平,为全行业最低。它也因此赢得了市场份额,取代中国银河成为经纪业务新老大。中国银河佣金率则达到0.042%,高于行业平均。佣金率高于同业是中国银河市场占有率丢失的重要原因。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亲自体验了在中国银河营业部开户的全过程,营业部权限最多只能给万三佣金。如果需要调整到万二点五或万二,需要提供在其他券商的佣金证明(如带有手续费的交割单等),报经总部批准。而营业部工作人员所给出的理由是:“恶性佣金战不可取,服务至上。”
某大型券商人士表示,对于中小客户而言,公司内部的策略是不大在意万二或万三的佣金的。因为资金量、交易量不大的话,对于券商而言,万二和万三相比,每年损失的佣金不多,但可以提升客户粘性。反而对资金量、交易量大的大客户维护更为重视,有些会单独谈佣金,以更全面、更高效的服务来换取更高的佣金。“说到底这是策略问题。”
担忧:自剖6大问题已退无可退
中国银河自身亦感到无比的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获得一份银河内部的全国工作会议纪要。这份纪要中,中国银河诚恳的剖析了自身经纪业务的问题:
“一、收入/风险转换的产品少,难以满足投资者多类别、多层次的投资需求;
二、交易工具和创设交易不足。公司现有交易工具难以满足客户通过反向交易和工具交易对冲风险、取得收益的需要;
三、客户服务黏性不足。以获取二级市场差价为目的代买卖服务难以实现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致使客户转而寻求其他金融服务,资产流失率大幅上升;
四、客户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客户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净值客户(资产500万元以上)、企业与机构客户收入贡献仅占20%,其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
五、渠道开门引流的效率不高;
六、互联网化程度较低。互联互通平台明显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的忧虑更是溢于言表:“与2019年经纪业务收支趋于平衡甚至亏损对应的是,中国银河证券最迟至2020年平均佣金率也将降到盈亏平衡点,也就是到2020年,作为公司‘摇钱树’的经纪业务将盈利难保,主要利润来源辉煌不再,公司将面临颠覆性压力。危机倒逼改革,2017~2019年成了银河证券退无可退的转型期。如果不及时转型或转型不成功,2020年后中国银河证券排名将跌出前十,甚至被洗牌出局。”
研究所:两大首席离职
值得一提的是,为经纪业务提供附加值,发声频率高,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公司“软实力”的研究所,最近也出现大动荡。5月11日,有消息称,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离职。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也可能将离开,到一家中型券商带领团队做卖方研究。
在2016年年报中,中国银河管理层指出:“公司研究业务继续保持研究实力与市场影响力,着力完善研究平台的建设、强化依法合规研究、积极拓展外部服务、全年为210多家机构客户提供研究服务”。但从衡量券商研究实力公认的新财富评选来看,近年来,中国银河在研究上的声音逐渐微弱。
2014年新财富评选中,中国银河虽没有获得一项冠军,但有八座奖杯入账,包括: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十、新财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第五、农林牧渔行业第四、机械行业第二等。
2015年新财富评选中,中国银河仅获得四项前五,包括:纺织服装团队获得第二名,石油化工团队获得第二名,机械第三名,军工第四。
2016年新财富中则只有两项获奖,其中纺织服装团队获得第一名,石油化工团队获得第二名。
投行和资管:距离辉煌时期有所退步
从2016年券商发布的年报来看,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无疑是券商去年唯有的两大亮点。
以投行业务为例。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2006年~2008年,中国银河的投行业务基本是在三、四名之间徘徊。如2007年,中国银河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排名第三,仅次于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当年主承销家数为20家,排名第六。2008年,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排名第四。到2010年则掉到了第七。
记者查阅东方财富Choice软件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银河承销、发行总数行业排名第17位。和十年前相比,排名大幅下降。
资管业务方面,截至目前,中国银河子公司银河金汇去年的资产管理净值亦只排名第15位(详见表格)。
“消防大队长”上任:大刀阔斧改革
中国银河的沉沦由多重原因造成。但去年10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陈共炎正式出任中国银河董事长,为公司改革带来了新的希望。从陈共炎的履历来看,其出身于证监会。在证监会期间,陈共炎曾被业界冠以证券系统“消防大队长”之称。
陈共炎掌舵的中国银河正在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全国工作会议纪要显示,经纪业务条线上,公司确定了从通道服务向综合理财服务转型的大经纪业务转型方向,即:以产品-交易-服务为核心驱动力,以渠道-平台的互联互通为重要抓手,以客户分层-产品分类为主要手段,实现由单向业务向双向业务、单次业务向多次业务的转变,达到以费代佣、以量补价的经营目标。
投行业务条线上,一是建立大投行运营架构,做实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将股权、债权、新三板融资纳入统一管理;二是调整组织架构。按照客户服务、质控部门进行分工管理,推进“专业化分工+体系化协同”大投行平台模式。成立投资银行服务部门,作为统一的客户关系部门,承担客户管理职责。全公司的客户,都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成立独立的内核和质控部门,实行投行内核和质控的二级审核分离,以加强对项目的风险管理;三是实行合规、风控垂直管理,健全投行业务线的合规风控体系,确保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承担符合公司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四是充分发挥公司机构众多的优势,实行“好人举手制度”,允许有条件的分公司在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的统一管理、指导、协同下,从事大投行业务。然而,改革方案出台后,执行如何亦有待市场检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中国银河董秘吴承明先生发送采访提纲,想就中国银河未来发展等问题做更进一步沟通。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简而言之,中国银河这位沉默的贵族,曾经有过昔日无上荣光。在行业转型风口,它何去何从,都将是证券业教科书上重要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