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采成功将改变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扭转多煤少气的局面,同时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也迈出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一步。
叶建良说,从全球各国对可燃冰的开发历程看,美国、加拿大进行过陆上试采,但效果不佳。日本两次试采都已失败,也就是说,对可燃冰的试采,全球范围内没有成熟经验可用。
“我们在能源领域或者矿业领域,从油气到页岩气,包括煤炭的开采,都是跟着国外技术跑。这次的试采成功,至少短期内实现了领跑。”叶建良说。
可燃冰开采之难,被形容为“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
“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覆盖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卢海龙说。
日本的两次试采,尽管选择了相对条件较好的粗砂型储层可燃冰进行开采,但两次都因管道进砂而中止。
而神狐海域的可燃冰开采又属于难中之难。陆敬安说,神狐海域可燃冰一是储层浅,地层承载力有限,要保证井柱稳定,又不能破坏储层,工程措施选择小,施工难度大。二是砂子细,含泥量大,导致渗透率低、产量下降。
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攻坚克难获得成功,依赖于“中国理论”的创新。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海峻介绍说,在多年勘探和陆地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可燃冰“两期三型”成矿理论,指导圈定了找矿有利区,精准锁定了试开采目标;创立可燃冰“三相控制”开采理论,应用于试开采模拟和实施方案制定,确保了试采过程安全可控。
此次试采成功形成的技术方案,在中国乃至全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对全球能源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还将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能源合作与发展。
卢海龙说,在国际上一些专家眼里,可燃冰将彻底改变现存的世界能源市场,甚至可能改变现在的地缘政治模式。可燃冰资源有97%分布于海洋,90%属于泥质粉砂储层,而这也是神狐海域可燃冰的储层类型。
“这意味着,我们的技术总结完善后,将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可燃冰开采提供帮助,为世界各国提供借鉴,这次试采的‘中国方案’拥有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卢海龙说。
而在可燃冰带来的世界能源变革中,如果中国能够继续保持“领跑”的态势,那我国将拥有“先人一步”的优势,能在未来能源格局中抢占住战略制高点。
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还将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有助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叶建良认为,可燃冰不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而且上千亿吨石油级别的可燃冰商业性开发,将产生巨量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
中国科学家认为,全球能源中的“中国方案”将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低渗粉砂质储层水合物矿藏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广泛分布,很多国家对可燃冰有强烈需求。我们现在掌握了这一技术,将来可以进行技术输出,有利于解决‘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源、能源问题,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和融合。”邱海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