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7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重返“6.7时代”。6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升135基点至6.7935,连续4个交易日上升,并刷新去年11月10日以来新高。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调整、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收紧、人民币对美元存在“补涨需求”是近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触发因素。从更深层次的逻辑来看,美元指数持续疲弱、中美利差有所扩大、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改善是人民币汇率走强的核心因素。
人民币汇率维持强势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上涨的同时,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保持强势。6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偏强震荡,盘中突破6.80关口至6.7971,收价报6.8014,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8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周急速拉升,连破数个关口,6月以来虽有所回落,但仍持稳于6.78一线。
由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距全面回归“6.7时代”似乎仅有一步之遥。其回归之路以“加速上涨”为主基调,出乎不少市场人士的意料。
此前,因市场对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升温,并且基于美元下跌风险已较充分释放的判断,不少市场观点认为,人民币可能在横盘数月后震荡下行。但从实际表现来看,5月25日以来,离岸人民币汇率率先掀起这一波升值,超出市场预期。
内外因素共促升值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调整、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收紧、人民币对美元存在“补涨需求”等因素叠加,触发了这一波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看,美元持续疲弱且上行遇阻、中美利差扩大、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改善等因素是人民币汇率走强的核心因素。
从“补涨需求”看,从2017年4月7日美元指数创阶段高点101.16后,截至5月31日,美元指数贬值幅度约4.1%,但4月10日至5月24日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几乎没有升值。进一步看,美元指数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超过5%,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均不到2%,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不到3%。
从更深层的逻辑来看,国内外因素今年以来均发生较积极的变化,这是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核心原因。申万宏源证券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表现低于预期,美国经济和通胀前景预期转弱,令美联储加息路径面临一定的向下风险,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高位回落,人民币外部压力弱化。同时,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持续改善,交易层面对汇率的压力显著减弱;中美利差有所扩大,对汇率市场情绪形成带动。
双向波动常态化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市场对人民币预期改善、美元走势变化、人民币仍有补涨空间等因素,人民币阶段性升值也许仍有一定空间。但在经历了这一波快速升值后,短期人民币汇率可能进入宽幅震荡格局。中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将回归经济基本面,在以平稳运行为主的同时,双向波动也将常态化。
目前多家机构对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企稳抱有信心。国泰君安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表示,人民币阶段性升值有一定空间。一是美国短期经济表现不如欧洲,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加大,舒缓人民币对美元压力,短期人民币有补升的空间;二是中美利差较大,目前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大概是140基点,并且当前中国货币金融政策处于收紧阶段;三是企业结售汇意愿增强,债券通可能促进部分资本流进。
中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走势最终取决于基本面。多家机构认为,一方面,虽然近期美国经济指标出现一些疲弱迹象,但美联储对于政策前景预期仍然稳定,加息预期仍在;另一方面,在信贷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后续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并且资本外流压力仍不容忽视。因此,对人民币升值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过度乐观。
综合机构观点来看,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快速升值行情告一段落,短期内人民币维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中长期来看,国内基本面因素将继续支撑人民币汇率企稳。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并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增强弹性,双向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