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回归20年来,香港经济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转型。1997年,服务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所占的比率为85%,而到了2016年,这一比率已提高至92.6%。
“回归以来,香港成为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这是它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深度整合,进行'前店后厂’分工合作从而达致双赢的结果。”中银香港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谢国樑表示,如果没有这么密切的合作,香港的服务业不会这么发达。
“不过,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谢国樑说,过去二十年,香港的金融服务市场主要局限在内地,但经过二十年发展,内地服务能力有了长足的提升,能够自行满足内地企业的需要。未来,内地企业对于香港金融服务的离岸需求会下降。
“好在国家又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为香港与广东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基础。”谢国樑说,有了这个基础,相信香港今后将继续发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专业服务中心的优势,与广东展开合作。“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专业服务中心可以得到强化,进而支持珠三角高新制造业发展,反过来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香港应如何抓住新的机遇?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2017年施政报告中表示,本着“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原则,香港机遇无限。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定位,就是做“超级联系人”,在“一国两制”安排下,发挥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做好国内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工作。
梁振英表示,“超级联系人”的作用不单只限于金融,还可以延伸至贸易、航运、物流、专业服务,以至科技、文化、教育、IT、设计等领域,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素来对市场嗅觉灵敏的香港商界已经开始行动了。去年4月,包括中华厂商会在内的香港多个主要工商组织外访频频,而目的地不约而同都选择在了吉尔吉斯斯坦、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李秀恒表示,“香港不但是中西方经济、文化和人才汇聚之地,香港的企业家更是把企业发展至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善用这个优势,对于助推国家经济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香港中华总商会今年初也组团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埃及等国考察,会长蔡冠深表示,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除了发挥金融和专业服务的“超级联系人”功能之外,亦担当投资者和营运者的角色。
“我们绝对有资金、有能力去投资,我们也有能力去运营。”蔡冠深说,以地铁为例,香港地铁技术举世闻名,“不仅北京、深圳和我们有合作,英国和芬兰也引进香港的技术。”他表示,香港就是与国家一起“走出去”的最佳合作伙伴。
香港与内地新一轮合作发展也已经开始。自4月中旬跟随行政长官梁振英到广东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后,李秀恒最近一直忙于向香港各界推广大湾区,为此,他自己还特别准备了厚厚的资料。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会为香港的企业带来一个崭新的局面,高铁联网、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格局会有很大改变。”李秀恒表示,以往港企主要集中在粤东、粤北发展,而大型跨境基建的联通,将为港商拓展更大的商务和生活空间。两地的合作也将达到一个新水平,这将有助于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助推香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悉,为了让香港保持营商竞争力,香港总商会已提交政策建议书予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当中就涉及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长远规划。香港总商会主席吴天海说,全球不少国家均对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大湾区机遇深表兴趣,“'一带一路’及'大湾区’这两列快车将全速前进”,香港必须抓紧这些项目所带来的商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