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6日继续上调,报6.7934,迎来“五连升”。
人民币汇率此波涨势始于5月末。比人民币中间价更早显现涨势的是离岸、在岸人民币,两者对美元汇率均出现单日涨幅数百点的表现,并先后突破6.8整数关口。
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考虑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这意味着,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将变为“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
从官方表述来看,此举意在打破美元指数走高、人民币大幅走贬,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却未见明显升值的怪圈,避免市场供求出现“失真”,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人民币汇率近期大幅升值的直接原因是人民币中间价制度引入了逆周期因子。”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告诉记者,新机制在当前市场仍处于人民币贬值情绪下,从预期上能够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随着新机制的实施落地,中国央行能够通过引导人民币中间价,从而进一步稳定人民币汇率。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则认为,逆周期因子能够减少外汇市场顺周期性的前提是报价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虽然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已认可了报价机制新方案,但具体模型参数设置是否合适仍有待实践检验,“人民币汇率一周的跳升还不足以作为检验标准”。
尽管新机制有待观察,但谢亚轩亦表示,逆周期因子的加入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在美联储讨论缩表、欧元区可能出现重要边际变化时期,中国央行希望人民币汇率能够正确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最新变化的影响,避免“应走强而未走强”的情况。
“如果说逆周期因子近期对人民币汇率有所影响的话,那主要应该体现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谢亚轩说。
除新机制作用外,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企稳态势进一步明确等因素支撑了人民币汇率上涨。
平安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社科院研究员张明认为,在引入逆周期因子的新机制下,预计短期内将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而进入下半年后,若美元重新走强,新机制也会缓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