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联安基金因所投债券违约起诉圣达威和华创证券,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也与他人因债券违约纠纷闹上法庭。基金公司频频“踩雷”警示业界和投资人,投资不能仅仅盯着收益。
近年来,债券不能按时兑付利息和本金的违约现象开始增多。从基金“踩雷”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两类:一是中小企业债,以其高票息吸引了诸多机构。而一旦公司违约,这种高收益就成了水中月,而且还要牵涉大量精力人力处理。比如,圣达威发行的一期债券票面利率高达10.2%。资料显示,国联安曾在2016年就提起过一起诉讼,索赔约3000多万元。后曾撤诉,而2017年再次提起诉讼,诉讼事实及理由、诉讼请求和金额均未有变化,由此可判断应为同一案。
二是传统行业国企发行的债。比如去年的东北特钢债券违约案例中,华安基金就曾不幸中招。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末,华安旗下一只基金持有15东特钢CP001市值2021.20万元,占基金净值比例6.16%。2016年3月,在东北特钢正式违约后,华安基金随后公告称,基于东北特殊钢债券违约事实,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发行人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C。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维持基金平稳运作,华安基金决定以公司固有资金购买基金所涉及的风险资产。也就是说,这个“苦果”由基金公司兜底,不会让基金产品承担亏损。
这种做法,与货币基金出现大面积亏损时,由基金公司自掏腰包补足如出一辙。这也就是某种形式的“刚兑”,避免了事态的升级。
但可以预计,这种由基金公司兜底的“刚兑”不可持续。
此前“踩雷”的情况还只是零星发生,但随着债券违约案例越来越多,基金公司需要正视这一问题,因为即便是大公司,净资产也就10亿元左右,能力有限。如果是中小公司,一年净利润可能就几千万元,更不可能全都由自己硬扛。
但无论是与发行人协商,还是提起诉讼,要想拿回本金,整个流程耗时颇长。上述已被法院受理的案件会如何进展,值得业界持续追踪。但总的来说,投资,真的不能仅盯收益,背后更要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