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2017年3月8日,刚履新不久的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首次对媒体透露了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事宜,并表示双方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
2017年3月17日,中核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发布公告称,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两天后,上市公司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也公布了该消息。
一、历史背景
1999年4月,国务院批准5个军工总公司改组为企业集团的框架方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核总)改组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下称中核建)。
1)主业分工:
中核集团: 分家后,中核保留了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主业上,除了具有投资建设和运营核电站的资质,中核还是我国主要的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同时也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是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主力。
中核建:主业逐渐明确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是我国核工业产业建设的“国家队”,具有三十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经验,代表了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并拥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授权设立的全球唯一一家核电建设国际培训中心。此外,该集团在核能利用、水力发电、投资、金融等业务板块也有涉及,也是我国自主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海外推介的唯一责任主体。
二、双方合作亮点
实际上,双方早已开始合作。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9月,两大集团已经合作建成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业内专家介绍,从核能技术研发、核电发展的角度看,两大集团打了多年的“配合”,合并为一家后,核心竞争力将明显提升合并之后,变成一家既有设计研发,又有建造施工、工程管理和运营管理能力的核电企业,在全世界目前也不多见。
重组后,新集团“走出去”主打核电技术不光有华龙一号,还多了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两张牌”出海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实际上,就核电技术而言,中核目前在运在建、拟建的民用反应堆技术包括二代和三代压水堆、重水堆、海陆小型堆、快堆、池式低温供热堆,并多年深耕聚变堆。而中核建近年来力推高温气冷堆和一体化壳式供热堆产业化,积极从“承建方”向“业主”转型。
三、市场格局变化
据介绍,从成立时间,产业规模等多方面来看,中核集团都是核电行业公认龙头。而过去十几年,随着中广核发展壮大、国家电投诞生,外界一度形容三大核电集团为“三足鼎立”。
而作为核电项目承建方,中国核建与三家业主都有合作。信息显示,中核建目前拥有10 多家核电工程建设专业施工下属企业,具有30 万、60 万、70万、100 万千瓦级各系列机组的建造能力,并已经具备华龙一号、AP1000、EPR 先进压水堆建造能力。
业内专家表示,单从核电角度看,中核与中核建的合并,重塑了三家业主组成的产业竞争格局。核电建造环节分量很重,‘新中核’在整体实力和产业话语权上再次与中广核、国家电投拉开了距离。
四、机会挖掘
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重组之后,国内核电格局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双方旗下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具体情况如下图:
更多个股直击板块:核电
除此之外,作为央企,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重组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家央企由此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将迎来“新三角”格局。因此央企改革也将借此再度成为近期热点。
更多个股直击板块:央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