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编辑:辛曌)回顾2016年的股票市场,发生了几件重大事情,熔断机制的开始与结束,其短命过程可谓最为吸睛。那么,中国股市熔断机制为何如此短命?
股票熔断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股票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熔断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采用5%和7%两档阈值。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断”。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沪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点与3400点,各大板块纷纷下挫。午后,沪深300指数在开盘之后继续下跌,并与13点13分超过5%,引发熔断,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之后,沪深300指数继续下跌,并与13点34分触及7%的关口,三个交易所暂停交易至收市。
2016年1月7日,早盘9点4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再度触发熔断线,两市将在9点57分恢复交易。开盘后,仅3分钟,沪深300指数再度快速探底,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断触及阈值。这是2016年以来的第二次提前收盘,同时也创造了休市最快记录
为了控制风险和减少市场波动,我国在股指期货交易中除了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外,还新引入了价格熔断机制。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由交易所设定,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风险状况调整期货合约的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
第九条
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10%。最后交易日及季月合约上市首日的限制幅度为±20%。
第十条
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且持续5分钟,是指只有熔断价格的买入(卖出)申报、没有熔断价格的卖出(买入)申报,或者一有卖出(买入)申报就成交、但未打开熔断价格的情形。
到中国为什么水土不服了呢?
后知后觉的专家们总结出了答案。
一是市场参与者不同。美国市场成熟,机构投资者占70%以上,并且还在持续上升,而中国散户占比极高,超过了80%。机构投资者成熟、理性,而散户投资者更多的表现为冲动、非理性,由散户主导的市场频繁暴涨暴跌。
二是交易制度不同。美国股市没有涨跌停制度,而中国股市设置了10%的涨跌停板制度,加上5%、7%的熔断阈值,属于多此一举。两个熔断阈值和涨跌停板距离太近,等于给了空头明显的进攻目标。一旦达到7%的跌幅,市场就丧失流动性,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投资者最理性的选择就是抛出股票,锁定亏损,赢得确定性。
无论是交易心理,还是交易制度,中国股市心理上的不成熟,制度上的瑕疵,注定了政策的失败。
当然,出台政策的初衷是极好的,只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心办错了事。
最后提醒广大投资,炒股有风险,入市谨慎的同时,也请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更多股票行情分析尽在财经365股票频道,帮您选择更适合您的个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