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重要指数均下跌,其中,创业板指跌3.8%、深证成指跌2.9%、上证指数跌0.1%。陆股通净流入42.7亿元人民币,自开通以来,陆股通累计买入额为16542.02亿元人民币。北向资金主要流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电子,流出汽车、食品饮料、计算机。
全国两会时间开启,A股市场能否一扫阴霾?哪些板块值得关注?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 中信证券:政策发力更加明确外部冲击渐趋明朗
两会政策积极目标清晰,稳增长进一步加码趋势明确;俄乌事件加速通胀预期冲顶,预计3月内就会看到转机,A股市场“三底”已依次确认,外部冲击明朗后将迎来价值和成长共振上行。一方面,从国内经济和政策来看,我们预计前两月经济数据整体平稳,稳增长效果初步显现,两会对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清晰明确,预计后续政策力度还将持续加大,年内稳增长达到预期效果。
另一方面,从外部冲击来看,俄乌冲突影响了一系列工业品供应前景和价格预期,加速了商品价格上涨,也制约了海外央行控制通胀的手段,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不过俄乌事件最终走向的明朗以及全球需求的快速转弱都可能逆转当前的商品价格趋势,我们预计俄乌冲突在3月内就会迎来初步的结果。
对于A股本身,近期市场流动性相对稳定,压力显著弱于春节前后,建议坚守稳增长主线积极加仓,围绕“两个低位”继续布局。短期内,从对冲通胀预期风险的角度也可以适当交易相关周期行业,如油气装备、铝、铜等。
2. 中金公司:成长股风险已有所释放 逐步进入“逢低吸纳”阶段
仍需密切关注俄乌局势等外围环境对国内市场影响,区域风险升温可能使得中国“稳增长”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可能使得中国稳增长更为紧迫,但如果地缘风险不显著超出预期,对A股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担忧。从结构上看,我们认为成长股在前期的大幅回调中风险已经有所释放,逐步在进入“逢低吸纳”的阶段;“稳增长”板块波动加大,但后续可能仍有表现空间。整体来说,市场风格相比前期“稳增长”跑赢,有可能逐步向相对均衡的阶段过渡。
当前关注三个方向:(1)政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券商金融等;(2)2021年已经有所调整、估值已经不高、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互联网、农林牧渔、医药等;(3)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风险已经有所释放,后续可能进入逢低吸纳阶段。
3. 华西策略:A股迎来两会时间 “稳增长”政策是主要脉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目标5.5%左右,也表明需要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后续房地产、新老基建、消费等领域支持政策将密集出台,有助构筑A股底部区间。由于外部地缘关系较为紧张,且面临美联储加息预期,我们预计A股市场短期内仍以“反复磨底”为主,中长期我们对A股市场不悲观。短期内“稳增长”主线仍是配置的主思路。
具体到行业上,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政策“稳增长”配置品种,如“银行、地产、建材建筑”等;二是受益提价(涨价)预期的,“食品饮料、养殖、农产品”等;三是受益于政策(扶持)推动的主题相关,“新能源(车)、数字经济、东数西算、三农”等。
4. 国泰君安:惊蛰后,仍需春捂
2022年市场从估值与盈利贡献拆分来看,一方面分母端流动性预期已经出现了拐点,这使得未来市场整体的估值端不仅不具备全面抬升的基础,事实上将继续面临负贡献。我们认为,基建之外还应加大对消费投资机会的重视,本次报告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同时亦提及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
行业配置:1)消费:农林牧渔(生猪)/家电/社服;2)基建:煤炭/钢铁/交运/建筑/化工/机械;3)金融:券商/银行;4)消费电子。
5. 招商策略: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哪些信号?
整体来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符合预期,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基本一致相比2020年和2021年工作重心有所变化。整体经济增速目标5.5%,位于市场预期上限,传递出较大的稳增长决心,并且投资预计发挥主要作用;财政政策方面,定调积极,政府开支预算扩大,为扩大有效投资做出了诸多安排;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灵活适度”、“合理充裕”,基调与此前基本一致;房地产领域着墨较少,坚持房住不炒、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产业政策方面,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首次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等。
综合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的信号,推荐关注地产基建稳增长产业链,数字经济等新基建领域以及高端设备、原材料、新型储能、光伏、风电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6. 广发策略:A股仍需“慎思笃行”,“稳增长进化论”是不确定中的确定性
全球滞胀+收紧的组合遭遇俄乌地缘风险,在“慎思笃行”—外部不确定“海外滞胀”与内部新格局“中国高质量稳增长”的环境下,我们建议围绕“稳增长进化论”运用低PEG策略,继续重视地缘风险加持通胀线索:1.“供需缺口”通胀逻辑受益的资源/材料(煤炭/铝/钾肥);2.“旧式”稳增长仍会承载“稳定器”作用(地产/建材/煤化工);3. “新式”稳增长关注两会着墨增加及PEG合意方向(数字经济/光伏)。
7. 国盛策略:若滞胀重来 何以应对?
21年Q3国内滞胀预期持续升温,至9月中旬保供政策开始转向前达到顶点,期间呈现出了典型的滞胀配置特征:周期、金融>科技、消费,低估值>高估值,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本轮滞胀预期形成机制,与去年最大的不同,一方面在于地缘冲突扮演了最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是由外至内的滞胀传导。
考虑到本轮滞胀预期的特殊性,低估值仍是当前的最小阻力方向。稳增长板块仍有向上动力,一方面,基建投资进入效果验证期,后续密切关注开工进度;另一方面,地产调控政策也出现松动趋势,下一阶段优先关注国企开发商与银行。中期视角下,未来进一步的走向需要等待后续决断,若3月高频数据指向实体需求依旧低迷,则价值占优窗口将延续;若未来1-2个月,经济底部特征显现,则二季度的风格有望转向消费及景气制造。
8. 信达策略:政策博弈已到尾声
市场当下处在2-3月战术性反弹的过程中,前期超跌的成长,以及短期业绩兑现还不错的周期板块,都可能会有表现。而如果考虑战略性的配置,我们建议上半年超配价值,下半年超配成长。
具体配置方向:(1)在经济下行的中后段,金融地产建筑等板块进可攻退可守,稳增长政策带来的比较优势一般能持续半年,可以持续超配到2022年Q2;(2)酒店、航空、军工等行业供需周期独立,2022年可以全年关注。酒店和航空的表现符合预期,军工由于市场风格和业绩预告的问题,调整幅度较大,但不改变大逻辑,依然建议关注;(3)成长板块前期跌幅较大,有超跌反弹的可能性,建议关注计算机、传媒。
9. 华泰策略:稳增长信心增强,维持双主线配置
海外地缘冲突提升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美联储收水造成了流动性的波动,首付比政策及GDP目标强化了对稳增长政策的信心,配置上维持2月以来的建议:1)能源央企仍是避险+进攻双属性的底仓配置;2)配置受益于稳增长发力、产业周期与政策周期共振、景气上行的光伏、风电、数字基建等;政府工作报告的边际信息角度:1)关注地产链、基建链的行情回暖;2)有增量表述的固废处理、地下综合管廊、绿色智能家电等政策驱动机会。
10. 民生策略:势来不可止 真正的周期正在开始
部分观望的投资者仍在等待市场出现新的主线,但其实市场新的主线已经确立,真正的周期正在开始。我们理解投资者对于“依赖于价格判断”的资产的担忧的底层逻辑:过往通胀中枢下移,最好的价格判断策略就是回避此类资产。但环境已经在变化,通胀中枢上移已经确立,实物资产升值路径十分明显,那么回避依赖于价格判断的资产就不应该是明智的选择,惯性思维需要被打破。过往通缩环境下习惯认为“优质“的资产也需要重新被判断,部分投资者”苦苦等待“的主线或许将在较长时间离开。当下推荐的顺序是:通胀交易最为确定,买入有色(铜、铝、黄金)、原油(油运、油气开采)、煤炭;需求恢复的概率在增加,布局:银行、房地产和建筑。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